陶华碧身价

2012-06-18   来源:初二下

陶华碧身价篇(1):妇女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精选


  在创业行业中,女性创业者虽然还不是主导,但是在某一些行业中,女性创业者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妇女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妇女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一)
  陶华碧42岁创业,如今身价百亿,真正的国民女神!
  说起“老干妈”这个品牌,可谓是红遍全世界,不仅受到国人的喜爱,更是受到很多外国人的追捧,还曾一度登上了美国奢侈品网站,和辣条一起成为了国外的奢侈品。而作为“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更是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我是中国人,不赚中国人的钱,我要把老干妈卖到国外去,去赚外国人的钱”,而她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国民女神。
  陶华碧没有读过一天书,42岁白手起家创业,69岁身价百亿,这期间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才能获得如此的成就呢?
  陶华碧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的一个偏僻山村,小时候由于家里很穷,没有上过学,20岁的时候就结婚了。但是几年后丈夫不幸病逝,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抚养两个孩子长大,不得已她只能外出打工。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开了一家规模很小的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为了让味道更好,陶华碧自制了麻辣酱,出乎她意料的是,生意虽然越来越红火,但是顾客却全部是因为她的麻辣酱慕名而来的。有一次,在陶华碧卖完麻辣酱之后,她发现竟然没有顾客了,而其他店的生意却一直非常红火。仔细研究后,陶华碧才发现,原来附近的凉粉店基本都是用的她的麻辣酱,所以陶华碧决定以后不再单独卖麻辣酱了。
  在这之后不久,陶华碧又有了新的想法,她决定关闭自己经营多年的餐厅,开了一家专门制作辣酱的工厂,而“老干妈”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一段商业传奇也就此拉开序幕。
  陶华碧作为“老干妈”创始人,没有上过学,连日常处理工作都是要靠儿子口读文件自己批示的单亲妈妈,从1989年自己白手起家创业开始,到后来“老干妈”风靡全球,陶华碧创下了3年缴税18亿,产值68亿,直接或者间接的带动了800万农民致富的辉煌成绩。2012年更是以36亿身家登上了胡润中国富豪榜。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优异的表现,陶华碧成为了政府心中的“好学生”,为此政府还特地奖励给她4个连号车牌,这样的车牌可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
  不仅如此,陶华碧在经营上一直坚持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的方式,同时也不让别人入股,也不去参股、控股别人。之所以陶华碧始终坚持这样独特的经营方式,很大原因要归结于公司有着数十亿的现金流。陶华碧对于自己的坚持是这样的说的:“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炒辣椒的人,我会坚持用自己的钱做自己的事”。
  “我从不欠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不管是从农民那里收辣椒也好,又或者是把辣椒卖给经销商,陶华碧多年来始终坚持现款现货,绝不拖欠。而且对于货源的质量,也是有着极高的要求的,只要有一次供货发生质量问题,以后就很难再与她做生意了。这点也是将徽商胡岩的“真不二价”的经营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我有多大的本事就做多大的事,踏踏实实的,不欠别人一分钱,这样才能持久。”这就是陶华碧为什么能将老干妈这个品牌传播到全世界的重要原因。别看陶华碧对做生意要求如此严格,但是她对自己的员工却非常的好。老干妈拥有2000多名员工,陶华碧能够叫出60%的人的名字,同时她还能记住很多员工的生日,而且每位员工结婚的时候,她都会亲自去做证婚人,从这些点滴之处就可以看出陶华碧将每一位员工都当做是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以致于全公司没有一个人会叫她董事长,都统一称她为“老干妈”!
  陶华碧,老干妈创始人,商界的传奇女性,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的品牌做到全世界,真的做到了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也正是她质朴的心态,让她成为国人心中的国民女神。
  妇女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二)
  80后亿万身家美女畅谈创业旅程
  出生于1981年的李玟阳,2005年接手一家经营惨淡的酒楼后,即为其经营赋予了难以复制的古文化概念,短时期内就在成都餐饮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除了掌管这家酒楼外,李玟阳的名下早已有了两间水泥厂、一家拍卖公司,她的资本甚至延伸到金融、能源、教育等多个行业。目前,她的身家上亿。
  80后亿万身家美女畅谈创业旅程
  实际上,她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而她始终坚持,创业要靠自己。
  家境富裕:大学毕业礼物是宝马
  出生于成都一个富裕家庭的李玟阳是家里的独生女。她2岁多就开始接触手风琴和版画,4岁那年,她所画的一幅版画在日本举办的一个艺术展上获得了第二名,此事让父母颇为骄傲。
  她在体育方面也很有天赋。小学时,成都一位姓吴的知名教练建议她学习打羽毛球,向职业运动员方向发展。但父母还是希望她继续从事学业。李玟阳学习成绩优秀,曾经连续跳了两级,不到15岁就考上了省内一家重点大学的金融专业,当时她也是这个专业年龄最小的学生。
  1999年大学毕业的时候,父母为了奖励她,给她买了一辆宝马5系进口轿车,当时这款车的售价近80万人民币。
  毕业后,她没有选择继续读研或出国留学,而是直接进了建设银行,不过固定时间上下班很快就引起了她不适,李玟阳回忆,仅仅在建行上了三天班,她的情绪就倦怠起来。
  后来,父亲又推荐她进了一家专门做房屋代理销售的公司给总经理当内勤,负责日常的会议记录、文件整理等事务。但是,生性好动的李玟阳非常喜欢策划类的工作,于是申请去搞营销。
  在公司里,她如鱼得水,半年多时间便成为部门负责人,并在成都楼宇销售圈小有名气。事实证明,正是这段经历,使李玟阳的营销策划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早期创业:从100万到1000万
  此前的发展,她大多还是沿着父母的人脉关系。2000年,她终于瞒着家里做了人生第一笔独立的投资?在成都市区繁华的盐市口地段开了一家服装店。
  与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开家时尚个性的服装店是李玟阳的梦想。当时她没告诉父母,就在盐市口接手了一间60来平方米的铺子。“由于当时来这边的主要消费人群还是年轻人,我准备做一家品牌形象店,卖时尚的服装。”她还经常专门飞到香港、广州去淘服装。半年后,直到生意已经很好了,她父母才从别人那里听到了这一消息。
  李玟阳透露,开服装店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平时自己的积累,还向朋友借了十几万。除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外,服装店也为她赚了很多钱。李玟阳记得很清楚,这家名为“伊洋”的服装店在一年后转手时为她赚了将近百万元。
  李玟阳随后就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主营医疗器械的进出口,以及机电工程项目、工厂项目的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装置等。她挂职董事长、总经理两头衔。这一次,父母虽说让她自己发展,但在很多项目中还是充当了幕后推手角色。
  在经营这家公司时,她完成了一个经典运作:2002年,成都一家高校企业要完成一个污水处理项目,李玟阳先承包了其中很大一块,然后分包给几个不同的公司。
  虽然这种模式现在已很普遍,但在当时尚属少见。这种创新之举让她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赚了近千万元。
  商海沉浮:曾遭竞争对手胁持
  在完成千万元积累后,2002年前后她开始寻找新的投资项目,并打算独立操刀。她先后考察过高校、水电、煤矿等多个项目,最终看中了广安华蓥的一家水泥厂。
  在此期间,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另一位企业家。在李玟阳的眼里,丈夫是个上进的人,家里也很赞成,因此从恋爱到结婚的时间并不长。夫妇俩很快就收购了这家水泥厂,紧接着又收购了当地的另外一家大的水泥厂,前后共投入了3000多万元。
  经过努力,两个厂红火起来,资产规模达到了数亿元。那时,她丈夫主管生产和设备,而她负责营销和财务。他们的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李玟阳也在华蓥成了无人不晓的人物。
  然而像不少富豪一样,他们也开始收到一些不怀好意者的恐吓。最惊险的一次是在2004年,她走在街道上,忽然被4个男子胁持。当时,来人把刀子比在她腰间,威逼她在一些生意事务上做出让步。
  虽然这次她在身体上并没有受到大的伤害,但是像很多企业家一样,她开始学会保持一定程度的低调。而今她依然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广安工作,但每次出门基本都要带保镖。
  瞄准餐饮:让全成都帮忙打广告
  在餐饮行业,李玟阳是个后起之秀。
  2005年时,她的拍卖公司接到一宗酒楼转让的拍卖委托,这家酒楼位于城西府南新区附近。“酒楼离金沙遗址只有几百米之遥。”李玟阳认为,这几年整个成都都在宣扬金沙文明,做餐饮打金沙文化牌必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她接手酒楼,更名为鸿凤蜀府大酒楼。
  首先,她创立了“金沙宴”的餐饮品牌,并进行了商标注册保护,接着对4000多平方米的酒楼进行了大手笔的改造,使得酒楼的装修更具古蜀风格。
  “成都人推广金沙文明,也附带推广了我们的品牌。”搭上了这躺顺风车,她在品牌宣传上省下了不少成本。很多外地或国外的游客都慕名前来消费。
  在研发菜品方面,他们也独树一帜。靠着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对餐饮文化的培育,短短一年多时间,她的酒楼就在知名酒楼林立的府南小区一带搏得了一席之地。
  今年初,在成都餐饮界较为热捧的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上,有人提出“金沙”这个文化品牌不应该由某家企业独占。
  “酒楼是我们涉足产业中投资最少,但名声最大的一块。”争论之中,李玟阳表现得异常低调,但她始终很重视“金沙宴”的品牌保护。
  李玟阳更喜欢发挥资本运作的力量。“通过输出品牌的方式扩张餐饮是我们新制定的战略。”她希望通过特许加盟的方式把酒楼开到全国各地,以及海外。据了解,“金沙宴”在重庆的加盟店已经整修完毕,有望在近期开业。其他各地的投资者也正在谈加盟的事宜。
  妇女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三)
  女汉子馒头创业 3年销售额超千万
  创业和打工,你会作何选择。今天创业故事网与你分享这位主人公周欣,5年前放弃广播电台当主播的机会,却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馒头王国。不到3年,年销售额就超过千万元。
  把一头漂亮的卷发塞进卫生帽里,28岁的周欣穿上工作服立刻像个馒头“老专家”,“这个是面发酵时间长了”“这个蒸的火候欠点”……眼前一排新研发出的新品造型馒头,她看上一眼就能“诊断”出毛病。5年前,她放弃了在广播电台当主播的机会,打造起自己的馒头王国——从有机蔬菜中提取精华制成健康又漂亮的创意馒头,不到3年,年销售额就超千万元。她预计,未来两年,新建的工厂年产值将过亿。
  “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就从没想过会输,反正年轻嘛!”说起当初辞职创业,眼前这个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女孩儿,眼神里透出超出同龄人的坚定和成熟。
  “周老板”大学毕业办馒头公司
  高中就开始住校生活的周欣,一直是父母眼里“主意挺正”的孩子:自己选的寄宿高中,自己选的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专业,又自己放弃稳定的工作机会去创业。
  “当初我爸为这差点跟我动菜刀。”周欣撇了撇嘴。父亲当时并不知道,上大学时,女儿就是同学们口中的“周老板”了。
  当别的大学同学还是每天两点一线地往返于教室和宿舍时,“周老板”已经开了4家属于自己的饰品连锁店,遍及天津几所高校。
  为什么叫连锁店呢?“当初我就有打造自己品牌的想法,从南方进货来的所有饰品,都贴上我自己设计的品牌标签,4家店都是我自己统一做的宣传海报。”她笑着说,刨去租金和雇人的钱,上大学时她一个月就能挣两三万元。
  大学学费、生活费,“周老板”全都是自己赚来的,不仅如此,她还攒下不少钱。
  快毕业那年,学播音的周欣顺理成章地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实习。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家农副产品公司经理。通过这个经理她了解到,有机蔬菜在销售环节一直有个瓶颈:因其保鲜条件要求高、价格偏贵,容易造成囤积浪费。周欣是个有心人,她的脑子飞快地转起来,如果把这些销售不完的有机蔬菜榨成汁,用蔬菜汁加工各种颜色的创意馒头,营养又好看,还减少了浪费。
  那段时间,她一有空就到各大超市的面点柜台前跟大妈们聊天,了解市场需求;去天津科技大学向专家请教,了解有机蔬菜制作蒸食的营养知识和技术要求。
  “当时市场上还没有南瓜馒头、西红柿馒头之类的创意蒸食,我把想法一说,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周欣做完市场调研后,觉得这个创意挺新,能干!
  用大学时当老板挣的一些积蓄,她又说服一个朋友把买房用的100万元借给她。2009年年底,她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新可绿食品有限公司,成了“卖馒头的周老板”。
  “女汉子”亲手研制独家秘方
  创业除了勇气,还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周欣笑着说:“我是男孩子性格,就是传说中的女汉子。”
  最初的一段时间,她真的是“一个人在战斗”。起初她什么资源都没有,就找了几家传统面点制作工厂“外包”生产,自己一边盯着研制新配方,一边到处找寻销售渠道。
  批量的面食做好后,必须放在冷库里才能保鲜,“那大半年,我天天都得在冷库里待很长时间,一盒一盒的成品,全是我一个人自己搬!”周欣说,“只要是人能吃的苦,我都不怕,没什么。”
  找对了团购这条销售渠道,周欣的创意馒头一亮相就火了。第一年周欣亲自参与设计的五谷蒸食和蔬菜蒸食等8个产品正式投产上市;2010年春节销售额就逾100万元;到2011年时达到400万元,2012年年末,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年均涨幅超200%。
  但周欣并不满足,2013年全国整个团购行业都大幅下滑的时候,她咬了咬牙,押上自己的全部身家又贷了款,投资近1000万元又建了新厂。“很多人都问我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周欣却坚持,必须要让产业升级,她的目标是要建设一座具有规模化、标准化与品牌化的“新可绿面食与烘焙食品生产中心”,打造成集各类面食生产、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综合面食服务中心。
  如今,周欣不再是一个人,她身边已经集结了一批跟她年龄相仿的年轻团队。可她更忙了,每天早出晚归,一边坚守在生产一线“死盯”产品质量;一边想尽办法拓宽销售渠道。
  “这些创意馒头的小馅儿一直都是我亲自来调,我调馅料可是一绝!”周欣始终坚信,产品质量才是生存的根本,她曾亲自远赴日本向民间知名的面点大师求学,结合中国人的传统口味,研发出独一无二的馅料秘方,“要的就是让人吃了就忘不了”。
  要将绿色事业传承下去
  肥肥的蓝胖子、粉嫩的Hello Kitty、呆萌的大白……如今周欣打造的“正味蒸食”在网上吸引了不少年轻“吃货”的喜爱。
  2013年,团购市场受到重创,周欣 “赔了几百万”。这也让她下定决心调整营销模式,一边稳步推进下游常态自有网点建设,一边积极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将线上销售和实体销售相结合,线上、线下双向发展。
  “线上的目标客户是20~35岁的吃货,因此产品必须符合现代销售的理念。”周欣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要求每15天必须有产品迭代更新。她说,这在传统面点行业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为“所有模具都要重新做”。
  坚持产品创新,让周欣的“创意馒头”打出了品牌知名度,现在每天线上销售就有1000多单,每天销售额4万~5万元,占到全部营业额的80%左右。
  目前,她正计划在新工厂里建一个“美食工坊”作为高校众创空间,既作为企业研发的产学研基地,又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的机会。她说,现在大学生创业挺难的,“没有平台、没有资金、没有场地”,这些都是她自己当初创业遇到的难题。
  “我是个挺幸运的人,一路走来很多人帮了我,我不能辜负大家。”周欣始终记得,当初自己借钱注册公司时,一没钱、二没经验。先是天津市妇联,给她免费提供了公司注册的场地。随后,为了建专卖店让“新可绿”品牌获得更多认可,她又找到了团天津市委,获得了天津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给她的6万元无息贷款。
  现在她要把自己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结合在一起,“我给大学生提供场地和资金,让他们可以借助我这个品牌迈出自己创业的第一步。”她不止一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们:“趁着年轻,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陶华碧身价篇(2):老干妈创始人的创业故事

  她把一瓶5块钱的辣椒酱做成与茅台齐名的品牌;
  她每天卖出130万瓶辣椒酱,一年销售额高达25亿,每瓶辣椒酱大概赚9角5分;
  她15年只贷过一次款,她的财务只有两笔最简单的账:进来多少,出去多少;
  她15年来从来没有改变过商业交易规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她目不识丁,她面对自己名字的三个字不断摇头:这三个字,太难了,太复杂了。
  凌晨3点,从贵阳龙洞堡机场出来,道路两旁的大部分树木楼房都湮没在黑夜中。唯一还亮着的,是一栋高楼顶上老干妈三个红色的霓虹灯字,它背后,是一排灯火通明的厂房。
  每一天,这里都会生产出大约130万瓶辣椒酱,由始终等候在厂区的卡车拉走进入销售渠道,然后迅速被发往中国各地的大小超市,以及遍布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娃哈哈贵州分公司一位渠道经理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它最大的意义是提高了华人对辣椒的接受度和依存度,改变了华人的口味。
  贵阳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邦银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今年老干妈销售额预计为2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超过4亿元。
  62岁的陶华碧和她的家族拥有老干妈超过90%的股权,她是这个辣椒酱帝国金字塔尖上的女皇。
  11月22日晚,在贵阳小十字的一间咖啡馆里,老干妈总经理谢邦银和董事长办公室主任王武接受了理财周报记者采访。
  董事长授权我们回答一些问题。他们特意强调了这一点。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两个30多岁的年轻人显得非常谨慎,对任何涉及到陶华碧个人的问题总是斟酌再三才会回答。
  那这些穷学生到哪里去吃饭
  陶华碧对凡是家境困难的学生所欠的饭钱,一律销账。我的印象是她只要碰上钱不够的学生,分量不仅没减反还额外多些。
  20岁那年,陶华碧嫁给了贵州206地质队的一名地质普查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丈夫病重期间,陶华碧曾到南方打工,她吃不惯也吃不起外面的饭菜,就从家里带了很多辣椒做成辣椒酱拌饭吃。经过不断调配,她做出一种很好吃的辣椒酱,这就是现在老干妈仍在使用的配方。
  丈夫去世后,没有收入的陶华碧为了维持生计,开始晚上做米豆腐(贵阳最常见的一种廉价凉粉),白天用背篼背到龙洞堡的几所学校里卖。
  由于交通不便,做米豆腐的原材料当时最近也要到5公里以外的油榨街才能买到。每次需要采购原材料时,她就背着背篼,赶最早的一班车到油榨街去买。由于那时车少人多,背篼又占地方,驾驶员经常不让她上车,于是她大多数时候只好步行到油榨街,买完材料后,再背着七八十斤重的东西步行回龙洞堡。由于常年接触做米豆腐的原料石灰,到现在,她的双手一到春天还会脱皮。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贵阳公干院的大门外侧,开了个专卖凉粉和冷面的实惠饭店。说是个餐馆,其实就是她用捡来的半截砖和油毛毡、石棉瓦搭起的路边摊而已,餐厅的背墙就是公干院的围墙。当时餐馆的老主顾韩先生20年后对这个餐馆的记忆依旧清晰。
  陶华碧做的米豆腐价低量足,吸引了附近几所中专学校的学生常常光顾。久而久之,就有不少学生因为无钱付账,赊欠了很多饭钱。陶华碧通过了解,对凡是家境困难的学生所欠的饭钱,一律销账。我的印象是她只要碰上钱不够的学生,分量不仅没减反还额外多些。韩先生回忆道。
  在实惠饭店,陶华碧用自己做的豆豉麻辣酱拌凉粉,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要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可麻辣酱却做多少都不够卖。
  有一天中午,陶华碧的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她关上店门去看看别人的生意怎样,走了十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发现每家的生意都非常红火,陶华碧发现了这些餐厅生意红火的共同原因都在使用她的麻辣酱。
  1994年,贵阳修建环城公路,昔日偏僻的龙洞堡成为贵阳南环线的主干道,途经此处的货车司机日渐增多,他们成了实惠饭店的主要客源。陶华碧近乎本能的商业智慧第一次发挥出来,她开始向司机免费赠送自家制作的豆豉辣酱、香辣菜等小吃和调味品,大受欢迎。
  货车司机们的口头传播显然是最佳广告形式,龙洞堡老干妈辣椒的名号在贵阳不胫而走,很多人甚至就是为了尝一尝她的辣椒酱,专程从市区开车来公干院大门外的实惠饭店购买陶华碧的辣椒酱。
  对于这些慕名登门而来的客人,陶华碧都是半卖半送,但渐渐地来的人实在太多,她感觉到送不起了。1994年11月,实惠饭店更名为贵阳南明陶氏风味食品店,米豆腐和凉粉没有了,辣椒酱系列产品开始成为这家小店的主营产品。
  尽管调整了产品结构,但小店的辣椒酱产量依旧供不应求。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和贵阳南明区工商局的干部开始游说陶华碧,放弃餐馆经营,办厂专门生产辣椒酱,但被陶华碧干脆地拒绝了。
  陶华碧的理由很简单:如果小店关了,那这些穷学生到哪里去吃饭。每次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她都是这样说,让人根本接不下去话,而且每次都哭得一塌糊涂,时任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廖正林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让陶华碧办厂的呼声越来越高,以至于受其照顾的学生都参与到游说干妈的行动中,1996年8月,陶华碧借用南明区云关村村委会的两间房子,办起了辣椒酱加工厂,牌子就叫老干妈。
  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无论是收购农民的辣椒还是把辣椒酱卖给经销商,陶华碧永远是现款现货,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从第一次买玻璃瓶的几十钱,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始终坚持。
  刚刚成立的辣酱加工厂,是一个只有40名员工的简陋手工作坊,没有生产线,全部工艺都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
  老干妈员工回忆说,当时捣麻椒、切辣椒是谁也不愿意做的苦差事。手工操作中溅起的飞沫会把眼睛辣得不停的流泪。陶华碧就自己动手,她一手握一把菜刀,两把刀抡起来上下翻飞,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年轻娃娃吃点苦怕啥。
  在老板的带头下,员工们也纷纷拿起了菜刀切苹果。而陶华碧身先士卒的代价是肩膀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10个手指的指甲因长期搅拌麻辣酱现在全部钙化。
  很快陶华碧发现,她找不到装辣椒酱的合适玻璃瓶。她找到贵阳市第二玻璃厂,但当时年产1.8万吨的贵阳二玻根本不愿意搭理这个要货量少得可怜的小客户,拒绝了为她的作坊定制玻璃瓶的请求。
  面对贵阳二玻厂长,陶华碧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商业谈判:哪个娃儿是一生下来就一大个哦,都是慢慢长大的嘛,今天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软磨硬泡了几个小时后,双方达成了如下协议:玻璃厂允许她每次用提篮到厂里捡几十个瓶子拎回去用,其余免谈。陶华碧满意而归。
  当时谁也没有料到,就是当初这份协议,日后成为贵阳第二玻璃厂能在国企倒闭狂潮中屹立不倒,甚至能发展壮大的唯一原因。
  老干妈的生产规模爆炸式膨胀后,合作企业中不乏重庆、郑州等地的大型企业,贵阳二玻与这些企业相比,并无成本和质量优势,但陶华碧从来没有削减过贵阳二玻的供货份额。现在老干妈60%产品的玻璃瓶都由贵阳第二玻璃厂生产,二玻的4条生产线,有3条都是为老干妈24小时开动。
  作坊时代的老干妈虽然产量很小,但光靠龙洞堡周边的凉粉店已经消化不了,她必须开拓另外的市场。陶华碧第一次感受到经营的压力。
  陶华碧用了一个笨办法:她用提篮装起辣椒酱,走街串巷向各单位食堂和路边的商店推销。
  一开始,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都不肯接受这瓶名不见经传的辣椒酱,陶华碧跟商家协商将辣椒酱摆在商店和食堂柜台,卖出去了再收钱,卖不出就退货。商家这才肯试销。
  一周后,商店和食堂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工加倍送去,竟然很快又脱销了。陶华碧开始扩大生产,她给二玻的厂长毛礼伟打了一个的电话:我要一万个瓶子,现款现货。
  无论是收购农民的辣椒还是把辣椒酱卖给经销商,陶华碧永远是现款现货,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从第一次买玻璃瓶的几十元钱,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始终坚持。老干妈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数亿元的现金流。
  这三个字太难了,太复杂了
  陶华碧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惊人,财务报表之类的东西她完全不懂,老干妈也只有简单的账目,由财务人员念给她听,她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住,然后自己心算财务进出的总账,立刻就能知道数字是不是有问题。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工人增加到200多人。陶华碧要做的不再仅仅是带头剁辣椒,财务、人事各种报表都要她亲自审阅,工商、税务、城管等很多对外事务都要应酬,政府有关部门还经常下达文件要她贯彻执行。除此之外,她还经常要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有时还受命上台发言。
  从部队转业到206地质队汽车队工作的长子李贵山得知她的难处后,就主动要求辞职来帮母亲。虽然此时的陶华碧已是小有名气的生意人,但她还是觉得李贵山辞掉铁饭碗来帮助她是秀才落难,故极力反对,无奈之下,李贵山只能先斩后奏,先辞掉工作才找到陶华碧,成为老干妈的第一任总经理。
  有高中文化的李贵山,帮陶华碧做的第一件事是处理文件。一个读,一个听。听到重要处,陶华碧会突然站起来,用手指着文件说:这个很重要,用笔划下来,马上去办。
  王武和谢邦银介绍,陶华碧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惊人,财务报表之类的东西她完全不懂,老干妈也只有简单的账目,由财务人员念给她听,她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住,然后自己心算财务进出的总账,立刻就能知道数字是不是有问题。
  需要签字的文件,陶华碧就在右上角画个圆圈这是她从电视里看来的。李贵山觉得这样很不安全,他在纸上写下陶华碧三个大字,让母亲没事时练习。陶华碧对这三个字看了又看,一边摇头,一边为难地感叹:这三个字,好打脑壳哦(贵阳话:太难了)!但为了写好自己的名字,她像小孩子描红一样一笔一划地整整写了三天。
  有人问她练字的感受,陶华碧用她的特色语言总结说:比剁辣椒难、比剁辣椒难。三天后,当她终于描会了自己的名字时候,高兴得请公司全体员工加了一顿餐。
  直到现在,陶华碧是陶华碧认识的仅有3个字。
  我自己是老土,但你们不要学我一样
  老干妈没有董事会、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只有5个部门,陶华碧下面就是谢邦银和王武,一个管业务,一个管行政。谢邦银笑称自己就是个业务经理,因为总要扑到一线拼命。
  1998年,在李贵山的帮助下,陶华碧制定了老干妈的规章制度。理财周报记者没能得到这份制度的原文,但谢邦银说他们没有员工手册,所谓的规章制度其实非常简单。只有一些诸如不能偷懒之类的句子,更像是长辈的教诲而非员工必须执行的制度。
  就靠这样一套如美国宪法般没改过一个字的简单制度,老干妈11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公司内部从来没有传出过什么问题。
  陶华碧有自己的一套,你可以叫作干妈式管理。贵州大学讲师熊?P曾作为记者多次采访过陶华碧,他说:比如龙洞堡离贵阳市区比较远,附近也没什么吃饭的地方,陶华碧决定所有员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从当初200人的小厂开始,老干妈就有宿舍,一直到现在2000人,他们的工资福利在贵阳是顶尖的。
  在陶华碧的公司,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喊她老干妈,公司2000多名员工,她能叫出60%的人名,并记住了其中许多人的生日,每个员工结婚她都要亲自当证婚人。
  除此之外,陶华碧还一直坚持她的一些土原则:隔三岔五地跑到员工家串门;每个员工的生日到了,都能收到她送的礼物和一碗长寿面加两个荷包蛋;有员工出差,她像送儿女远行一样亲手为他们煮上几个鸡蛋,一直送到他们出厂坐上车后才转身回去;贵州过年过节时,有吃狗肉的习俗,陶华碧特地建了个养狗场,长年累月养着80多条狗,每到冬至和春节就杀狗供全公司会餐。
  除了干妈式管理之外,陶华碧在公司结构设置上也有自己的特色。老干妈没有董事会、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只有5个部门,陶华碧下面就是谢邦银和王武,一个管业务,一个管行政。谢邦银笑称自己就是个业务经理,因为总要扑到一线拼命。
  1998年开始,陶华碧把公司的管理人员轮流派往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地,让他们去考察市场,到一些知名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她说:我是老土,但你们不要学我一样,单位不能这样。你们这些娃娃出去后,都给我带点文化回来。
  2005年,李贵山离开总经理岗位,总经理职位空悬了一阵后,职业经理人王海峰上任,现任总经理谢邦银时任总经理助理。而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李贵山在下课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是挂名,不再参与公司管理。
  老干妈的管理团队,大概是中国目前大型企业中最神秘的一支,陶华碧对他们的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接受外界采访。坊间对这支团队的评价大致为:忠诚、勤勉、低调。而其长子李贵山离职的原因,一直是一个谜。
  政府也很困难,我们不借了
  创业期间,陶华碧从来没有和银行打过交道,唯一的贷款是在她发达之后,银行不断托人找上门来请她贷款,却不过情面才勉强贷的。
  2001年,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陶华碧准备再建一处厂房。当时,公司大部分资金都压在原材料上,有人建议她找政府寻求帮助。南明区委很重视,立即协调建行给她贷款。协调好以后,区委办给她打来电话,让她到区委洽谈此事。
  陶华碧带上会计来到区委,乘电梯到区长办公室所在的三楼。因为电梯很旧,门已经坏了,陶华碧走出电梯时,一不小心被电梯门挂住了衣服跌倒在地。
  陶华碧爬起来后,随行人员以为她要发火,谁知她却说:你们看,政府也很困难,电梯都这么烂,我们不借了。
  随行人员还以为她是在开玩笑,她却叹了一口气,说:我们向政府借钱(编注:陶华碧不知道政府协调银行贷款是什么意思,以为就是向政府借钱),给国家添麻烦。真不借了,我们回去。
  创业期间,陶华碧从来没有和银行打过交道,唯一的贷款是在她发达之后,银行不断托人找上门来请她贷款,却不过情面才勉强贷的。贵阳市商业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陶华碧对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就是想找我点利息钱嘛。
  难道我还要怕假货吗
  孙国强现任贵州省副省长,他能和陶华碧顺畅地交流,可以用非常直白的话把一些经济学的东西说的让陶华碧能听懂,还愿意照着做,陶华碧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许多重要决定,可能都受过孙国强的影响。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老干妈品牌广为人知。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东西好卖了,仿冒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老干妈创立初期,李贵山就曾申请注册商标,但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以干妈是常用称呼,不适合作为商标的理由驳回。这给了仿冒者可乘之机。
  全国各地陆续出现50多种老干妈,陶华碧开始花大力气打假。派人四处卧底调查,每年拨款数百万元成立了贵州民营企业第一支打假队,开始了在全国的打假。
  但仿冒的老干妈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出一茬,特别是湖南老干妈,商标和贵州老干妈几乎一模一样。
  陶华碧这次犯犟了,她不依不饶地与湖南老干妈打了3年官司,从北京市二中院一直打到北京市高院,还数次斗法于国家商标局。此案成为2003年中国十大典型维权案例。
  2000年8月10日,一审法院认定,贵阳老干妈公司生产的老干妈风味豆豉具有一定的历史过程,湖南老干妈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其停止使用并销毁在未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前与贵阳老干妈公司相近似的包装瓶瓶贴,并赔偿经济损失15万元。
  这意味着两个老干妈可以同生共存。这是陶华碧无法接受的,她很快提起上诉。
  其间有很多人劝陶华碧放弃官司,但陶华碧面对前来劝解的人就一句话:我才是货真价实的老干妈,他们是崴货(贵州话:假货),难道我还要怕崴货吗?
  最终陶华碧和湖南老干妈的官司,在两位黔籍官员:时任贵阳市市长孙国强和当时的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的极力斡旋下,贵阳老干妈终于打败了湖南的老干妈。2003年5月,陶华碧的老干妈终于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注册证书,同时湖南老干妈之前在国家商标局获得的注册被注销。
  孙国强现任贵州省副省长,他能和陶华碧顺畅地交流,这是很不简单的。贵州大学讲师熊?P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孙国强可以用非常直白的话把一些经济学的东西说的让陶华碧能听懂,还愿意照着做,陶华碧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许多重要决定,可能都受过孙国强的影响。
  陶华碧几乎不和政府官员打交道,作为省市区三级共管企业,老干妈的二期工程竣工仪式上,孙国强作为并不分管老干妈有关工作的副省长仍然受邀到场。坊间传闻,只有他和龙永图是陶华碧愿意买账的人。
  我这么拼命搞,原来是在给你们打工哩
  即使是扩大公司生产规模这样的事情上,陶华碧也保持着自己固执的谨慎。贵阳市官员在劝说陶华碧时也是倍感艰难,最后在市区两级主要官员的多次上门劝说下,陶华碧才勉强同意。
  2003年,贵阳市一些政府领导曾建议陶华碧,可以帮助老干妈公司借壳上市,融资扩大公司规模。
  这个在其他企业看来求之不得的事情,却被陶华碧一口否决,陶华碧的回答是:什么上市、融资这些鬼名堂,我对这些是懵的,我只晓得炒辣椒,我只干我会的。有官员感叹,和老干妈谈融资搞多元化,比和外商谈投资还要难。
  即使是扩大公司生产规模这样的事情上,陶华碧也保持着自己固执的谨慎。贵阳市官员在劝说陶华碧时也是倍感艰难,最后在市区两级主要官员的多次上门劝说下,陶华碧才勉强同意。
  现在,陶华碧几乎不去位于她的办公室,奔驰座驾也很少使用,因为坐着不舒服。除了一个月两三次去厂房车间转转,她生活的全部就是和几个老太太打麻将。
  有一天在麻将桌上,有人问她:你赚了那么多钱,几辈子都花不完,还这样拼命干什么?陶华碧当时没回答上来,晚上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这个问题,几乎彻夜未眠。
  第二天,正赶上公司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按着会前的安排,作为董事长的她要给员工们讲一讲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挑战,然后具体工作指标由总经理下达。
  按照陶华碧在公开场合发言的惯例,李贵山已经为她拟了一份讲话稿,陶华碧听了三遍,几乎就能一次不差地背下来。
  但在会上讲话时,她突然想起昨天那个问题,转换话题了:有几个老阿姨问我,你已经那么多钱了,还苦哈哈的拼哪样哦?我想了一晚上,也没有想出个味来。看到你们这些娃娃,我想出点味来了:企业我带不走,这块牌牌我也拿不走。毛主席说过,未来是你们的。我一想呀,我这么拼命搞,原来是在给你们打工哩!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为了你们自己,你们更要好好干呀!
  会场沉寂几秒后,响起热烈的掌声。
[老干妈创始人的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1.恒大集团创始人的创业故事
2.蒙牛伊利创始人的创业故事
3.关于老干妈的创业故事
4.po朝霆创始人谢霆锋的创业故事
5.创业故事:苏宁电器创始人张近东
6.多肉达人的创业故事
7.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五兄弟的创业故事
8.经典天使创业故事投资的3个打动创始人
9.关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传奇创业故事
10.眉州80后合伙人的创业故事

陶华碧身价

http://m.jinghuajt.com/danyuanzuowen/119496/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初二下册语文暑假作业试题范文汇总四篇

初二下

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试卷【4篇】

初二下

初二下册期末考试作文250字精选17篇

初二下

人教版初二下学期英语教学总结汇编15篇

初二下

初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通用11篇)

初二下

初二下册期末考试作文250字精选十七篇

初二下

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精选4篇

初二下

人教版初二下学期英语教学总结(锦集13篇)

初二下

初二下册期末考试作文250字集合18篇

初二下

人教版初二下学期英语教学总结(锦集15篇)

初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