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者英文]叙述者与隐指作者的矛盾

2019-05-22   来源:国学作者

  摘 要:《围城》作为一部知识分子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尤以方鸿渐为首,本文以叙事学的视角解读这一人物,力图透彻地分析人物的多重性格的复杂性。   关键词:叙述者 隐指作者 围城 方鸿渐 矛盾
  
  赵毅衡在其著作《当说者与被说时》说:“叙述者决不是作者,作者在写作时假定自己是在抄录叙述者的话语。整个叙述文本,每个字都出自叙述者,决不会直接来自作者。”每本小说都有个叙述者,当然也有一个作者,但“实际上许多叙述文本的作者是否存在,需要文本外的材料来证明”,而可以肯定的就是文本中必然存在一个隐藏着的作者,即“隐指作者”,这个作者才是最可靠的。隐指作者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文论家韦恩・布斯提出。他在《小说修辞学》中写道:在他(作者)写作时,他不是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个性的“一般人”,而是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不同于我们在其他人的作品中遇到的那些隐含的作者。赵毅衡对此做了精辟的归纳:“与叙述分析有关的所谓作者,是从叙述中归纳出来的,推断出来的一个人格,这个人格代表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形态,个人心理以及文学观念的价值,叙述分析的作者就是这些道德的、习俗的、心理的、审美的价值与观念之集合。”“这个支持作品的价值集合,现代文学理论一般称为‘隐指作者’,因为他是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推论归纳出来的”。由此可见,隐指作者的形象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建构出来的。
  《围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学者型作家钱钟书的小说代表作。而从叙述者和隐指作者这两个视域来看,主人公方鸿渐的围城就更清晰了。
  
  一、叙述者视域下的方鸿渐
  
  1. 对生活始终是无目的的妥协盲从,在混乱中希冀和等待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叙述者讲述高中时方鸿渐听任家人的意见和周家小姐订婚,等到进入大学,看到男女同学自由恋爱,才后悔当初不应该听任家人意见早订终身。大学毕业前夕,未婚妻突然死亡,使他有机会出洋,在欧洲游学几年,“兴趣颇广,心得全无”,归期将至时迫于父亲和岳丈的厚望,买了一张博士假文凭。回国下船后几小时方的内心感受是“上岸时的兴奋,都蒸发了,觉得懦弱、渺小,职业不容易找,恋爱不容易成就。”国内正值多事之秋,时局艰难生活动荡,好运气的方有岳丈的支持就在银行里做个闲差,继续过懒散的生活。寄人篱下,方似乎没有过多的考虑这样的日子能否长久下去,更没有考虑自己堂堂一个男子汉自己的职业应该如何。
  2. 未婚妻的死成全了他在感情上的自由选择,然而从归国之期开始他就迷失在情感自由的阵营里,最终都一一以失败告终。
  鲍小姐性感美丽,垂青于方鸿渐,他受宠若惊地接受了她的性引诱。与鲍的这一段没有情感基础的欲望情缘更显出方卑琐懦弱,本没有潇洒的本钱,打肿脸充胖子之后只有咬牙收拾残局给自己一个可怜的借口开脱。在叙述者的叙述中我们知道方鸿渐最初对苏小姐的“又甜又冷的冰淇淋作风”不感兴趣,可是当他回身看见装扮得“袅袅婷婷”的苏小姐时,居然回应了她想亲近自己的信息。这算是方和苏的故事有了个开端。上海生活平静,方的思春情绪随着春天的来临愈加蠢蠢欲动,于是决定去拜访苏小姐。与苏的情感纠葛一切都起源于他两次都将苏当做情感寂寞的填充物,只考虑一时的痛快。对苏小姐的求爱暗示,既没有勇气接受更没有胆量拒绝,同时方还不遗余力地追求唐晓芙,在两个女人之间周旋,做着既不伤害苏文纨又能得到唐晓芙的美梦。美梦终究是虚幻的,唐晓芙拒绝了方鸿渐的追求,老话说自作自受是叙述者给予方鸿渐这段感情失败的诠释。孙柔嘉的故意接近,方鸿渐在内心自问“是不是爱她――有一点点爱她呢?”就希里糊涂的和孙匆匆结婚。
  3. 赵辛楣对他的关照和提携,显出方鸿渐在面对人情世故和生活重担时的笨拙与无能,志大才疏。
  从上海一路风尘仆仆赶往三闾大学的一行人中,赵辛楣始终是领导者的角色。方鸿渐真心佩服,而赵对他的评价不过就是“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才刚从上海起程,方已经“自恨没有勇气原船退回上海”,应该说是辛楣的信念和坚定了他摇摆不定的内心。与李梅亭、顾而谦等为伍,方丧气地想到自己这是“可耻的堕落”。旅途中一再流露牢骚,“辛楣笑他颓丧,说,‘你这样经不起打击,一辈子恋爱不会成功’”。在校园内,方的位置尴尬可怜,被汪处厚说成是“‘从龙派’的外围”,在同事中没有地位可言。
  之后方鸿渐生活中的重大决定都和赵辛楣相关,孙柔嘉骂他:“去年你浪荡在上海没有事,跟着赵辛楣到了内地,内地事丢了,靠赵辛楣的提拔到上海,上海事又丢了,现在再到内地投奔赵辛楣去。”从叙述者的讲述中,我们知道方鸿渐刚回国时对我你他小姐的洒脱和取笑曹元朗的机智幽默都已经不复存在,现实是与苏文纨已是“云泥之别”,辛楣呢也是“不比从前那样分庭抗礼了”。
  
  二、隐指作者笔下的方鸿渐
  
  1. 心地纯善,有自己理想的爱人形象,默默地坚守,不甘平庸。
  与鲍小姐一起始终不说“爱”,把爱看得神圣尊贵,清楚地知道和鲍不过是逢场作戏。对苏文纨,从一开始就敬而远之,虽然苏小姐人美又有才学,家世显赫,但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不论是鲍还是苏都不是方鸿渐理想的情人,他在等待。当唐突然撞进他的视野时,他就认定这才是他一直寻觅和等待的女孩子。甜蜜的爱情,使方鸿渐对人生有了明确规划,他在给唐晓芙的信中说:“你要到昆明复学,我也可以在昆明谋个事,假如你进上海的学校,上海就变成我唯一依恋的地方。”他把唐晓芙视为摩登社会里的罕物,这是他生活的希望,可是这段感情短暂有如昙花一现,方鸿渐从此耗尽一切气力,对一切都灰心力竭。在心爱的人的揭批打击之下,方鸿渐没有多余的辩白之词,“抬起头来,两眼是泪,像大孩子挨了打骂,咽泪入心的脸”,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心由此彻底崩塌。隐含作者对方寄予的同情显而易见,造化弄人,虽无意伤害任何人,却只是可怜的一相情愿。
  2. 洞穿世事的虚无,无力改变现实的痛苦,别无选择地做了“道义上的懦夫”。
  方鸿渐在买办张吉民家中,见张太太信佛,暗想:“享受了最新的西洋科学设备,而竞抱这种信仰,坐在热水管烘暖的空堂里念佛。可见‘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并非难事”。很显然,受到西方文明影响的方鸿渐不仅讽刺了当时买办阶级的思想空虚和浅薄,这是方鸿渐思想深邃的一面。评价曹元朗的《拼盘姘伴》是“不知所云”,而且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仗势欺人”,是有恃无恐的不通“不通得来头大”。这也正说明了方鸿渐不是曹元朗那样的拉大旗作虎皮的伪学问家,所以,他不会把苏小姐的头脑和才学看得神秘,也不会对曹元朗另眼相看。这里隐含作者一再肯定方鸿渐,对世态人情洞若观火,嬉笑怒骂一针见血。
  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方鸿渐?叙述者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懦弱胆小,人格上可鄙可笑的方鸿渐,而隐含作者却塑造了一个正直善良,在现实与精神的围城里无奈痛苦的方鸿渐,二者的矛盾显示了人性的复杂。是的,方鸿渐是世俗人眼里的庸碌之辈,无权无势,没有远大的前程,一个卑渺的小人物,生活的弱者。但是,方鸿渐追求人性的真善美,是理想世界的苦行僧,亦是每个普通人的内心再现。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专业05级研究生)

[叙述者英文]叙述者与隐指作者的矛盾

http://m.jinghuajt.com/xiezuozhidao/529981/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我和我的祖国视频2019|2019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征文 纪念2019建国70周年诗歌范文

国学作者

樱桃小丸子图片壁纸高清_樱桃小丸子动漫高清图片-早起的小丸子

国学作者

宫崎骏动漫壁纸高清图_悲伤动漫壁纸高清图

国学作者

【人生必读的书】人生必读的30本经典书籍

国学作者

手工制作房子大全图片步骤|新年手工制作新房子图片教程

国学作者

[2016是什么年]2016幼儿园幼师教学反思周记

国学作者

关于动物的寓言故事|动物寓言故事【精选】

国学作者

[谈读书]《谈读书》阅读答案

国学作者

《窃读记》课文|《窃读记》阅读答案

国学作者

以创新为话题的议论文|关于创新的议论文大全

国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