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

2010-05-04   来源:成语故事

王寅篇(一):80后王寅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健身创业励志故事


  有的时候人若不对自己狠很难有成就,这不有一个80后王寅毅然放弃百万年薪,选择了健身创业?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80后王寅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健身创业故事,以供参阅。
  80后王寅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健身创业故事(健身篇)
  选择创业 “像健身一样对自己狠”
  看到最近杜海涛减肥成功的信息,王寅不免想起当年“胖着玩玩”的自己。
  从复旦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投资银行工作的王寅,万万没想到“投行男”的生活让他逐渐远离了与篮球、单车相伴的年轻时代。每日加班加点,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悄悄改变了他的身体。看着自己隆起的啤酒肚,王寅发现:“是时候要运动了。”
  王寅与太太一起坚持了两个月有氧运动。每天的一两个小时的运动累积消耗了近20斤体重,体脂比例也降低了10个点。“精神状态好了不止一个层次。”王寅回忆说。
  尝到健身甜头的他逐渐爱上了“一天不动就难受”的神奇体验。高效快速的学习能力让他深入了解了有氧、无氧和营养配比的知识。渴望为健身者分享信息的他,决定将自己减脂塑形的心得放在微博微信上分享。2013年9月,帮更多人获得美好身材的“人鱼线VS马甲线”成为王寅和爱健身的太太共同传递“健身正能量”的窗口。在工作之余,他每日都会更新微博微信的内容。短短一年时间里,人马微博由最初的四五个人转发点评,做到一条信息能得到两三百次的转发率,粉丝数也突破了50万。
  80后王寅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健身创业故事(契机篇)
  “最初没想过以此创业。”王寅说,直到他看到越来越多因长期节食造成的饮食失调症患者、吃减肥药吃坏身体的青春期少女向账号留言倾诉时,发现“单纯做媒体,帮助到的人还是有限”。王寅决定辞去年薪百万的投行工作,全身心投入线上健身减脂平台的创立。
  去年10月,上海型健网络科技公司正式成立。创业之初,对王寅而言,最大的是与投行之间的落差。王寅透露,投行工作压力大,创业的压力也不小,没有人知道哪条路是对的,王寅说,“这恰恰也是最刺激的地方。”他将人生比作健身。“肌肉的增长原理就是通过撕裂到补充,再到生长,只有对自己够狠,不断逃离舒适区,肌肉才会撕裂再生长。”
  进入常态化运营后,传播健康观念的创业理念吸引到了巨额的风险投资,公司规模逐步扩大,如今有20位全职员工共同打造“人马君”APP。
  80后王寅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健身创业故事(心声篇)
  感动粉丝 “去富有正能量的地方工作”
  “我跟着”人马君”分享的内容瘦下来的。”“80后”辣妈布布讲述了自己在“人马君”陪伴下减脂的故事。两年前因生宝宝,体重激增了四五十斤的布布,当时内心是崩溃的。“出了月子后我还没瘦,自己胖得挺吓人的。”想瘦的布布看到人马君的健身美图和鼓励语句,决心自己要去享受一下运动。”人马君”的内容很白话,我能看得懂。”四个月时间,布布看到微博上“什么简单我就做什么”,没想到有氧无氧的结合方式减掉了她40斤的体重。”人马君”微博是我瘦下来的大部分精神支持。”
  去年年底,已变身健康辣妈的布布半夜刷微博偶然看到了“人马君”在网上发布“招兵买马”。“当时从床上爬起来马上写简历!”布布说当时自己就决心辞掉工作。“很想去富有正能量的地方工作。”从粉丝到员工,布布一路切身体会了运动的魅力,也见证了人马君的一步步的发展,
  “在短短6个月内,成功帮助3000余名小伙伴改变了自己;成功率高达95.3%;累计减重34532斤;相当于四头成年大象的重量!累计减去腰围208米,相当于跑了一圈足球场!”这是创业6个月内,“人马君”给出的集训营减脂数据统计。
  从来没想过要创业,或者至少从来没想过要做健身的创业。希望把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到更多的人。我太太以前节食减肥过,甚至因此得过厌食症。我就在想——为什么中国现在90%的人,还是通过这种如此原始的办法去减肥。节食减肥对你的身体和心里伤害是很大的,而且反弹会非常快。那为什么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健康的运动减肥方法不仅让你吃得更好、更健康,还可以让你精力更充沛呢?很多人真的不知道。我觉得我们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让更多人知道运动减肥这种方法,然后让他们走进来。”
  看着受众达到了最初健身时的目标,王寅真切体会到了创业的意义。“受众不仅收获美好的身材,更收获一个受益终生的健康生活习惯。”
  健身行业市场前景
  从大局观来说,首先国家政策上已经开始支持全民健身,去年二号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济日报北京10月21日讯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强调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力争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健身行业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黄金时代
  从市场上来说,国内的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更多人开始关注健康问题,走出家门,开始户外运动,开始走近健身房,但是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很多人已经在不规律的生活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上过的太久了,而且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怎么开始锻炼,所以对于健身行业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直白的来说,每个行业都有每一个行业的专业人士,马云是电子商务的专家,政府是政治的专家,拜托亚健康锻炼身体当然要找健身的专家。国内的大众人群,很多人都有不良体态的问题,比如圆肩驼背,骨盆前倾,OX型腿,至于运动损伤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对这种事不以为然,其实这正是阻挡我们健康的元凶,所以对于这么多需要健身的亚健康人群,他们需要更多的专业性非常强的私人教练,所以目前这个时期是私人教练和健身行业起步的黄金时代

王寅篇(二):创业奋斗故事有哪些


  创业成功是需要一步一步地积累的,一点一滴的努力奋斗都在为创业最后的成功而努力。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创业奋斗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创业奋斗故事(一)
  从一只丑小鸭到女老板
  大学生创业故事:魏思源,天津大学生创业协会主席。丑小鸭的她变身天津大学生创业协会主席务实心态成为关键。
  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有一些人想到了自主创业,这很好,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告诉伙伴们,自主创业要务实,心态也要放好,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昨日下午,魏思源在新办公室内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希望给同样想自主创业的同龄人带来一些启示。
  第一桶金源自高中
  谈起自己的“原始积累”,魏思源回忆说:“那时我还在家乡上高一,主要学国画,每个星期只有10元钱的生活费。”由于家庭贫困,魏思源为了能继续念书,就在学校的食堂里做卫生,业余时间在校外给一些孩子做家教。“高中三年,每年除了生活费外,还能攒下6千元钱。”
  为了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魏思源2002年年底专程来到天津,花800元钱报了一个美术班学习专业课,目的就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学国画需要大量颜料、画笔和纸,这些东西又很贵,我就偷偷捡同学画过的纸,用背面练习。”魏思源说,高考结束后,她分别报考了青岛、北京以及天津三个地方的四所高校,但所报的专业并不是国画,而是服装设计。“艺术生的学费很高,我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所以就选择了相对好找工作的服装设计专业,当时我是我们村第一个本科女大学生。”
  成立雄鹰创业联盟
  大一寒假时,为了省钱,魏思源没有回家过年,而是选择留在天津,在食品街的一家饭馆内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月薪500元。魏思源要开学了,老板极力挽留她:“小魏,我挺欣赏你的,以后你可以带一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过来打工,每年寒暑假我这都要人。”
  正是这样一句话启发了魏思源。随后,魏思源就利用业余时间四处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最终有6家饭馆同意了她的要求,一共招收120名服务员。到大一暑假时,魏思源就在学校里张贴了“免费为贫困大学生安排兼职工作的海报”,没想到吸引了240多人报名,最终90人表示可以接受这份工作。大二开学后,这90名学生主动找到魏思源,每人交给了她30元钱,并称:“魏姐,你帮我们找到了工作,这是你应得的。”
  拿到这两千多元后,魏思源又动起了脑筋,“可以借这个机会创办一个学生社团,专门帮这些贫困学生找工作啊。”于是,雄鹰创业联盟成立了,设有活动部、策划部、宣传部等6个部门,会员也扩大到了500多人。
  实体鞋店大获成功
  2005年,魏思源成为天津大学生创业协会主席,有了开一家实体店,做服装和鞋子生意的想法。在简单做了创业计划,保证不会亏损后,魏思源得到了一家大企业的资金支持,首笔投资5万元。魏思源为了实现梦想,找企业挨个洽谈,最终说服了几家福建鞋厂的老板,答应免费提供鞋架、宣传资料,并答应货物可以赊销。没有实体店的店面,魏思源又找到曙光市场的老总,在市场内所有摊位都已出租的情况下,老总最终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将办公室腾了出来给她做店面。“由于我们是大学生创业,开店那天好多人都来捧场,前三个月的营业额达到了1万多元。”
  创业奋斗故事(二)
  80后的王寅放弃百万年薪 选择健身创业
  怀着对美好身材的向往,我们收藏了无数有关减脂、增肌的帖子。细看发布者,不难发现一个拥有96万微博粉丝和35万微信关注的“人鱼线VS马甲线”账号。而其背后的原创者,是一位毕业于复旦大学的阳光“80后”王寅。
  选择创业 “像健身一样对自己狠”
  看到最近杜海涛减肥成功的信息,王寅不免想起当年“胖着玩玩”的自己。
  从复旦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投资银行工作的王寅,万万没想到“投行男”的生活让他逐渐远离了与篮球、单车相伴的年轻时代。每日加班加点,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悄悄改变了他的身体。看着自己隆起的啤酒肚,王寅发现:“是时候要运动了。”
  王寅与太太一起坚持了两个月有氧运动。每天的一两个小时的运动累积消耗了近20斤体重,体脂比例也降低了10个点。“精神状态好了不止一个层次。”王寅回忆说。
  尝到健身甜头的他逐渐爱上了“一天不动就难受”的神奇体验。高效快速的学习能力让他深入了解了有氧、无氧和营养配比的知识。渴望为健身者分享信息的他,决定将自己减脂塑形的心得放在微博微信上分享。2013年9月,帮更多人获得美好身材的“人鱼线VS马甲线”成为王寅和爱健身的太太共同传递“健身正能量”的窗口。在工作之余,他每日都会更新微博微信的内容。短短一年时间里,人马微博由最初的四五个人转发点评,做到一条信息能得到两三百次的转发率,粉丝数也突破了50万。
  “最初没想过以此创业。”王寅说,直到他看到越来越多因长期节食造成的饮食失调症患者、吃减肥药吃坏身体的青春期少女向账号留言倾诉时,发现“单纯做媒体,帮助到的人还是有限”。王寅决定辞去年薪百万的投行工作,全身心投入线上健身减脂平台的创立。
  去年10月,上海型健网络科技公司正式成立。创业之初,对王寅而言,最大的是与投行之间的落差。王寅透露,投行工作压力大,创业的压力也不小,没有人知道哪条路是对的,王寅说,“这恰恰也是最刺激的地方。”他将人生比作健身。“肌肉的增长原理就是通过撕裂到补充,再到生长,只有对自己够狠,不断逃离舒适区,肌肉才会撕裂再生长。”
  进入常态化运营后,传播健康观念的创业理念吸引到了巨额的风险投资,公司规模逐步扩大,如今有20位全职员工共同打造“人马君”APP。
  感动粉丝 “去富有正能量的地方工作”
  “我跟着”人马君”分享的内容瘦下来的。”“80后”辣妈布布讲述了自己在“人马君”陪伴下减脂的故事。两年前因生宝宝,体重激增了四五十斤的布布,当时内心是崩溃的。“出了月子后我还没瘦,自己胖得挺吓人的。”想瘦的布布看到人马君的健身美图和鼓励语句,决心自己要去享受一下运动。”人马君”的内容很白话,我能看得懂。”四个月时间,布布看到微博上“什么简单我就做什么”,没想到有氧无氧的结合方式减掉了她40斤的体重。”人马君”微博是我瘦下来的大部分精神支持。”
  去年年底,已变身健康辣妈的布布半夜刷微博偶然看到了“人马君”在网上发布“招兵买马”。“当时从床上爬起来马上写简历!”布布说当时自己就决心辞掉工作。“很想去富有正能量的地方工作。”从粉丝到员工,布布一路切身体会了运动的魅力,也见证了人马君的一步步的发展,
  “在短短6个月内,成功帮助3000余名小伙伴改变了自己;成功率高达95.3%;累计减重34532斤;相当于四头成年大象的重量!累计减去腰围208米,相当于跑了一圈足球场!”这是创业6个月内,“人马君”给出的集训营减脂数据统计。
  从来没想过要创业,或者至少从来没想过要做健身的创业。希望把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到更多的人。我太太以前节食减肥过,甚至因此得过厌食症。我就在想——为什么中国现在90%的人,还是通过这种如此原始的办法去减肥。节食减肥对你的身体和心里伤害是很大的,而且反弹会非常快。那为什么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健康的运动减肥方法不仅让你吃得更好、更健康,还可以让你精力更充沛呢?很多人真的不知道。我觉得我们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让更多人知道运动减肥这种方法,然后让他们走进来。”
  看着受众达到了最初健身时的目标,王寅真切体会到了创业的意义。“受众不仅收获美好的身材,更收获一个受益终生的健康生活习惯。”
  创业奋斗故事(三)
  28岁年轻人从1块钱的创业灵感到年赚百万的创业故事
  一元钱触发创业灵感,年赚70万元。
  王光明本来有一份让人羡慕又安逸的工作,中专毕业后在某大型培训公司从事企业管理培训工作。年仅19岁的他天生一副好口才,加之俊朗的外表,王光明的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不到两年的时候,已经晋升为公司主管,月薪也过了五位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高级白领。
  但王光明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一直记得这样一句话:人一生一定是为某件大事而来。“每个人都有一件大事等着你,但是这件大事是自己做出来的,是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而不是老天送给你的。”王光明眼里的大事,绝不是墨守成规,日复一日做着相同的事情,他喜欢挑战自己,他想要自己创业。
  机会很快青睐了这位年轻人。
  2006年,他辞掉工作,去台湾休闲度假。他发现很多咖啡厅快餐店的桌子上都有一个小机器,上面写着:投币一元,可知当天运势。在等待菜品的间隙,王光明掏出一元钱试玩了一下,发觉有点意思:这个小机器不仅可以预测当天运势,测IQ以及测心理,还闪烁着七彩光圈。颇具商业头脑的王光明突然灵光一现“这么神奇的玩意儿何不引进到大陆,一定会深受年轻人喜欢。”
  他当即按图索骥找到小机器上的厂家和联系方式,快速拿下了某品牌星座娱乐机的大陆总代理。回到武汉后,王光明开始穿梭于街头巷尾,在各大餐厅和咖啡厅推销自己的娱乐机,和老板按照“四六开”的利润模式分成。无须任何成本,老板可以拿到四成利润,一台星座娱乐机好的时候每天都可以赚上百元,纯粹的无本经营让老板们尝到了甜头。他们也不再满足于利润分成了,直接在王光明这里大批的订购原机。
  王光明成了湖北省引进星座娱乐机的第一人,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接触星座娱乐机的人之一。王光明很快将产品铺到了全国,这一年,他销售了近2万台星座娱乐机,赚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70万元。
  然而,他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行业,因为门槛低,做销售代理的越来越多,加之市场趋近于饱和。王光明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做一份有意义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吃夜宵吃出创意,开启武汉烤鸭脖风潮。
  2008年,王光明开始了二次创业,经过多次的深思熟虑,王光明选择了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代理,因为太阳能的零售市场趋于饱和,王光明承接的是工程型集体安装业务,因大量的垫资以及售后问题,70万元的启动资金很快亏空,还从亲戚朋友处借债不少,从原本的小有积蓄到负债累累,他深切的感受创业的不易。如何在绝境中突围,是王光明每天都思考的问题。
  一次与朋友外出宵夜借酒消愁时,朋友点了一盘下酒的鸭脖,王光明突发奇想,让老板帮忙将鸭脖用竹签穿起来烤着吃。老板不解地看着他,唠叨鸭脖烤着吃还是第一次听说。不时喜欢玩点新花样的王光明坚持了自己的创意。没想到烤过的鸭脖口感独特,焦中有辣,别有一番风味。一盘鸭脖很快被横扫一空。
  这次经历给了王光明三次创业的灵感。一直以来,大家都习惯鸭脖卤着吃,但他相信只要烧烤形式的鸭脖足够美味,有自身特色,就一定能赢得庞大的市场。冲劲十足的王光明就这样开始特色小吃之路——烤鸭脖。
  他清楚的知道,对于食品行业来说,一个好的产品的出炉,最重要的是配方,如何研制自己的独家秘方,让他颇费了一番功夫。“那时我第一个想到了我的朋友,他技艺精湛,在武汉某大型酒店担任行政主厨,专为酒店招待重要领导人时掌勺。我力邀他和我一起研制烤鸭脖,可他舍不得自己的事业,于是我就每天去他家讲述我的规划,力劝他加入我的团队,他半推半就地来了。”
  二人开始了长达半个月的秘方研制过程,反复尝试、改良,不断记录、创新,最终制成独特的配方,确定制作工艺,成就了目前的烤鸭脖品牌。回想那段日子,王光明戏言:“我俩走在路上,浑身的味道感觉自己就是一盘烤乳猪。” 产品问题得到了解决,王光明和朋友在汉阳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里开起了第一家烤鸭脖门店。烤鸭脖最火的时候,一天的人流量一度达到上千人。
  这个“不按规矩出牌”的年轻人用一个月收回了所有成本,而烤鸭脖这种吃法也开始在武汉迅速传播开。到2011年底,只用10个月不到的时间王光明就净赚了50多万。
  走品牌化道路,获1000万投资。
  烤鸭脖生意的火爆让王光明看到了特色小餐饮的未来,而他也清醒的认识到个人英雄时代已经结束,抱团经营才是长久发展之计。王光明马上给自己的小餐饮做了清晰的定位:做品牌连锁。
  王光明快速的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制定加盟店项目计划书,商业计划书,详细的突出了小餐饮的市场前景,以及丰厚的利润回报。在很多项目推荐会上,王光明开始自信满满的推荐自己的项目。大大小小的项目推介会倒是参加了不少,却收效胜微。
  这时,一位创业前辈的话点醒了他,“商业计划书一定要接地气,除了前景分析,也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为此,王光明专门去一些孵化器和创业园参与投资专业培训,学习如何与风投进行交流谈判。
  由于对市场的有力把控和精准的分析,王光明的小餐饮品牌化经营项目吸引了香港鸿基国际控股集团的关注,很快成立了华中子公司,同时王光明获得了1000万的风投资金,建立了自己的团队,成了该团队的掌舵人。
  从最开始的一个烤鸭脖品牌,发展到现在囊括奶茶,薯条、中餐、西餐等十几个小品牌,几乎细分到了小餐饮的每一个行业,完善了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他说,现在的他就是一个拧紧的发条,随时都在发起新的自我挑战。
  创业其实是工作经验的积累,就像马云一样,他创立杭州翻译社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创立阿里淘宝,而是在他维持翻译社生计,不得不从事服装、鲜花倒卖,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供应商和需求商严重脱节,需要一个桥梁来衔接,所以有了阿里淘宝。因此你也要在市场变化中,发现规律和问题,你创业才能成功。

王寅篇(三):个人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有哪些


  在创业过程中,时刻保持专注,同时也要注意创新。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获得最新的创业契机。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个人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一)
  80后的王寅放弃百万年薪 选择健身创业
  怀着对美好身材的向往,我们收藏了无数有关减脂、增肌的帖子。细看发布者,不难发现一个拥有96万微博粉丝和35万微信关注的“人鱼线VS马甲线”账号。而其背后的原创者,是一位毕业于复旦大学的阳光“80后”王寅。
  选择创业 “像健身一样对自己狠”
  看到最近杜海涛减肥成功的信息,王寅不免想起当年“胖着玩玩”的自己。
  从复旦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投资银行工作的王寅,万万没想到“投行男”的生活让他逐渐远离了与篮球、单车相伴的年轻时代。每日加班加点,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悄悄改变了他的身体。看着自己隆起的啤酒肚,王寅发现:“是时候要运动了。”
  王寅与太太一起坚持了两个月有氧运动。每天的一两个小时的运动累积消耗了近20斤体重,体脂比例也降低了10个点。“精神状态好了不止一个层次。”王寅回忆说。
  尝到健身甜头的他逐渐爱上了“一天不动就难受”的神奇体验。高效快速的学习能力让他深入了解了有氧、无氧和营养配比的知识。渴望为健身者分享信息的他,决定将自己减脂塑形的心得放在微博微信上分享。2013年9月,帮更多人获得美好身材的“人鱼线VS马甲线”成为王寅和爱健身的太太共同传递“健身正能量”的窗口。在工作之余,他每日都会更新微博微信的内容。短短一年时间里,人马微博由最初的四五个人转发点评,做到一条信息能得到两三百次的转发率,粉丝数也突破了50万。
  “最初没想过以此创业。”王寅说,直到他看到越来越多因长期节食造成的饮食失调症患者、吃减肥药吃坏身体的青春期少女向账号留言倾诉时,发现“单纯做媒体,帮助到的人还是有限”。王寅决定辞去年薪百万的投行工作,全身心投入线上健身减脂平台的创立。
  去年10月,上海型健网络科技公司正式成立。创业之初,对王寅而言,最大的是与投行之间的落差。王寅透露,投行工作压力大,创业的压力也不小,没有人知道哪条路是对的,王寅说,“这恰恰也是最刺激的地方。”他将人生比作健身。“肌肉的增长原理就是通过撕裂到补充,再到生长,只有对自己够狠,不断逃离舒适区,肌肉才会撕裂再生长。”
  进入常态化运营后,传播健康观念的创业理念吸引到了巨额的风险投资,公司规模逐步扩大,如今有20位全职员工共同打造“人马君”APP。
  感动粉丝 “去富有正能量的地方工作”
  “我跟着”人马君”分享的内容瘦下来的。”“80后”辣妈布布讲述了自己在“人马君”陪伴下减脂的故事。两年前因生宝宝,体重激增了四五十斤的布布,当时内心是崩溃的。“出了月子后我还没瘦,自己胖得挺吓人的。”想瘦的布布看到人马君的健身美图和鼓励语句,决心自己要去享受一下运动。”人马君”的内容很白话,我能看得懂。”四个月时间,布布看到微博上“什么简单我就做什么”,没想到有氧无氧的结合方式减掉了她40斤的体重。”人马君”微博是我瘦下来的大部分精神支持。”
  去年年底,已变身健康辣妈的布布半夜刷微博偶然看到了“人马君”在网上发布“招兵买马”。“当时从床上爬起来马上写简历!”布布说当时自己就决心辞掉工作。“很想去富有正能量的地方工作。”从粉丝到员工,布布一路切身体会了运动的魅力,也见证了人马君的一步步的发展,
  “在短短6个月内,成功帮助3000余名小伙伴改变了自己;成功率高达95.3%;累计减重34532斤;相当于四头成年大象的重量!累计减去腰围208米,相当于跑了一圈足球场!”这是创业6个月内,“人马君”给出的集训营减脂数据统计。
  从来没想过要创业,或者至少从来没想过要做健身的创业。希望把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到更多的人。我太太以前节食减肥过,甚至因此得过厌食症。我就在想——为什么中国现在90%的人,还是通过这种如此原始的办法去减肥。节食减肥对你的身体和心里伤害是很大的,而且反弹会非常快。那为什么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健康的运动减肥方法不仅让你吃得更好、更健康,还可以让你精力更充沛呢?很多人真的不知道。我觉得我们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让更多人知道运动减肥这种方法,然后让他们走进来。”
  看着受众达到了最初健身时的目标,王寅真切体会到了创业的意义。“受众不仅收获美好的身材,更收获一个受益终生的健康生活习惯。”
  个人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二)
  一个在校大学生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创办了三家网店,月营业额平均在5万元左右,客户信誉度达到五星,成为目前海南高校中最大的交易网店,他本人也成了颇有影响的“学生白领”。而为了网上创业,他申请休学一年。
  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网上创业初现锋芒
  今年刚满23岁的郭耀华来自河南,是海南大学旅游学院2002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2004下半年,经过长时间的慎重考虑,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休学一年,在网上开店,创办自己的“淘宝”网店。当年11月24日,他在著名交 易网站“淘宝网”上注册会员,3天后,通过实名认证,正式创办了一个名叫“海南大学大学生通讯店”的网店,从此开始了网上售机业务(通过电子网络向全国各 地出售手机包括二手手机)。
  时至今日,他的网店越做越大,目前已更名为“星星源特价手机总店”,并又接连开了两家网上分店,顾客遍及全国的几乎每一个省份,月营业额平均在5万元左右,网上顾客评价诚信度已达5颗星;成为海南高校同类网店中,规模最大,诚信度最高的一个学生网店。
  惊人之举:为创业休学一年
  在海南大学,不少老师和同学都知道郭耀华是个不安分的学生,从进大学的那天起,他就开始了各种勤工俭学活动。推销过手机卡、卖过书、出售过食 品,异常活跃。对此,小郭告诉记者,一是自己的家境贫寒,需要自己做兼职减轻家中负担,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进入大学后,感觉和身边的同学在能力上有太大 差距,于是就下决心在大学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为日后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大三时,他开始对电子商务感兴趣,并渐渐萌发了在网上开店的念头。用他的话说,网上开店,成本低无需办理工商、税务等证照,只要通过身份认证就 行了。同时,他还发现,手机越来越普及,无论大人小孩都有需求,而自己以前在校园里代理过各种品牌手机的推销活动,对供货商较为熟悉,货源广,价格低,质 量有保证,如果在网上开个特价手机店,生意肯定错不了。
  小郭经过慎重考虑,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大胆之举:休学一年,全身心投入网店的经营。
  和着雨水和泪水的创业
  小郭说,等他向学校申请了休学,又向朋友借了一台旧电脑,在网上注册网店后,才知道创业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
  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给天南地北的顾客谈业务直到凌晨两三点,拼命地向对方灌输自己的经营理念,介绍自己的产品,一点点建立网店的诚信度。凌晨6 点,又得准时起来,看网店上有没有顾客要货的留言,如果有,双方就谈交易事宜。忙到中午,在匆匆扒几口饭后,坐公车直奔手机市场拿货,由于太累,常常在车 上睡过去,坐过了站,只好步行往回走。
  回来后,又继续上网和顾客谈业务。下午5点,他骑着自己的破单车,准时跑到邮局发货给顾客,回来后,再继续上网忙业务、介绍自己的网店。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小郭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
  他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今年的5月19日,上午和一个客户谈好了一笔生意,对方要求当天下午必须发货,他满口答应。可能那天太忙了,直到下午5 点30分,才想起发货的事,而6点钟邮局就要关门了。为保证自己的信誉,他飞快跑下楼,骑上自行车就往邮局狂奔。刚走两步,天就下起了大雨,整个人瞬间成 了“落汤鸡”,视线模糊,但他还是猛踩自行车,到了邮局门口把车子一扔,跑进邮局,这时离下班时间还有3分多钟。邮局的工作人员看到他淋成这个样子,也深 为感动,很快为他办理了邮寄业务。背过身去,他流泪了,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学习和创业哪个更重要?
  三个月后,随着网店在网上名声和信誉度的不断提高,每天的业务量也开始稳步上升。一个人已忙不过来,小郭又从老家请来了弟弟及身边的几个同学来 帮忙,有了帮手,他清闲多了,每天就负责发货。目前,他已成立了三家网店,有四名工作人员,月均纯盈利平均5千元左右,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同时,还在 校园里开了个特价手机店及手机维修点,成了校园里颇有影响的“学生白领”族。
  把学业放在一边,全部精力投入网上创业,作为一名学生这是否有点本末倒置?虽然赚到了钱,可丢了学业,值吗?面对记者的提问,郭耀华说,自己只 是暂时休学,休学期限一过,将重返校园,把剩下的学业完成。他坦言,有时自己也感觉放弃学业搞生意,有悖于学生的本职,但又觉得,在创业中,自己学到了不 少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算是有失有得。他建议准备创业同学,一定要在学好学业的基础上,去完成创业尝试,千万不要学他这种休学的方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我省部分高校内,类似小郭进行网上创业的同学并不多见(大约有四五名同学),而这些网上创业的同学中,一致认为,学生创业是好事应该鼓励,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到学习。
  个人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三)
  95后大学生的“种草大计” 净利润达到450万
  最近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张振华格外忙碌——大三紧张的专业课程之外,他还需要筹备拓展自己创业的苜蓿种植产业链,让养殖企业入股;而作为公益投入的1.1万亩三北防护林老树残林改造工程同样让他牵挂。
  大一登上央视“创业英雄汇”的舞台获得100万元融资,大二在家乡种植的3700亩紫花苜蓿,纯利润达到了450万元。张振华俨然成为同学眼中的“传奇”。平头、略黑,谈话时不经意间总会露出憨厚的笑容。
  童年贫苦
  长大后欲改变家乡面貌
  张振华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一个小乡村。贫穷,成为他童年生活的主色调,“那时发誓以后不再当农民”。随着阅历的增长,张振华的想法开始发生转变,想到还有那么多农民过着贫苦生活,他决心,长大后要去改变家乡贫穷的生活面貌。读高中时,由于生物课本里讲述的知识与农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所有课程中,张振华尤其喜欢生物课,一个学期下来关于生物课的笔记密密麻麻整理了好几本。
  高三那年,张振华在从事畜牧养殖的叔叔那里得知,我国牲畜食用的牧草基本都是从国外进口,每年内蒙古牧场从美国进口的有“牧草之王”称号的紫花苜蓿数量就达上百万吨,而一吨的价格就要3300元。为什么我们不自己种呢?
  张振华的想法首先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她认为家里唯一在读书的孩子应该考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而不是种牧草。张振华转而做起了父亲的思想工作。父亲拿出多年带建筑队积攒下的一些钱,帮儿子买了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及储存苜蓿用的近两万平方米的房子,前后总共投资了200多万元。上学期间,主要由哥哥帮忙负责苜蓿的种植和维护。2014年高考后的整个暑假,张振华加入到苜蓿收割中,每天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张振华就到地里割草、运输;附近没超市,渴了只能喝井水;晚上七八点到家,张振华累得倒头便睡。10月,1000亩地的紫花苜蓿销售一空,张振华获利150万元,捞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学习知识
  登上“创业英雄汇”舞台
  为了学习前沿的农业知识,张振华以超重点线50余分的成绩填报了华中农业大学,进入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之洞班”。课余时间,张振华常在图书馆和学校数据库里查找和苜蓿相关的资料。在学校官网上,发现学校有专门做苜蓿科研的教授,他一下有了新想法:借助学校力量培育出适合我国的苜蓿种子。
  之后,张振华开始频繁往辅导员办公室跑,希望学校能对他的“种草大计”给予一定支持。学校的老师一度觉得这个刚进校园没多久的学生的想法有点不切实际。打听到央视有个“创业英雄汇”的栏目,张振华满怀期待地报了名。被拉入一个项目群后,却发现群里还有一万多个报名项目,张振华傻了眼。为争取更多机会,他每天都主动找群管理员聊项目。
  最终,张振华获得了去央视参加面试的机会。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后,张振华又打起了退堂鼓,每个月去北京参加面试的就有300个项目,而最终能留下来进行项目路演的只有15个,被选上的机会“很渺茫”。后来在辅导员陈志强的鼓励下,张振华还是决定去尝试一下。
  学院特邀豆科作物专家、博士生导师赵剑作为张振华的技术顾问和指导老师,并派陈志强和他一同踏上了北京寻梦之旅。面试当天,张振华整个上午都空着肚子,“因为这样可以保持清醒。”第二天,节目组打电话告知张振华,项目被选入路演名单。“激动、紧张、胆怯”,19岁的张振华登上了“创业英雄汇”舞台,“紫花苜蓿的根特别长,有很好的防风固沙和固氮作用,如果大面积推广对生态改良很有利。”
  节目现场,投资人对苜蓿项目既能带来很高经济价值,又能实现防风固沙的环保功能产生了很大兴趣。最终,张振华在现场与投资方签订了100万元融资的意向性合同。有媒体甚至解读,这种能改善土壤质量的植物,有望成为治愈北京沙尘暴的新“药方”。
  成立公司
  一边读书一边种草
  2015年初,他成立了内蒙古华蒙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当地招募的17个科研人员负责苜蓿品种的研发,叔叔负责打理公司大小事务,自己则开启了一边读书一边种草的创业历程。
  “农业要想效益好,必须走规模化的路子,种草也是一样,需要大规模流转土地,购置机械化设备,一台进口大型收割机就要上百万元。”缺少资金是张振华创业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经过认真考虑,他没有要投资方的100万元融资,而是选择了高息贷款,“一方面100万元太少,另一方面投资方希望实现对公司的完全控制,和团队商量后,我们决定做自己的企业,放弃了和他们的合作。”
  同时,大规模流转土地也存在诸多阻力。“土地对农民来说很重要,每个人想种的东西也不一样,众口难调。”为了实现大规模生产,张振华只能挨家挨户说服,并采取调换地的方式,尽可能将土地聚拢。最终,张振华在距离家乡近百公里的凉城县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
  2015年年底,张振华种植的3700亩紫花苜蓿净利润达到了450万元,累计改良土壤面积5000余亩,还获得了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的“大学生创业英雄年度十强”称号。
  一边学习,一边创业,紧张的环境也不断激发着他的潜能。大学期间,张振华基本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每天都要查阅资料、写策划书到凌晨两三点,早上不到7点就起床赶去上课,并且经常请假到全国各地考察、找合作伙伴。各地的农民兄弟从电视上得知有一个种紫花苜蓿很出名的小伙子,就常来向他请教。两年间,张振华先后义务去山西、河北、青海指导当地的农民种紫花苜蓿。
  为促进牧草产业南移,张振华团队与湖北省京山畜牧局等单位达成50万元科研合作,培育适应湖北地区的紫花苜蓿新品种。目前新品种已经培育完成,预计在湖北地区种植紫花苜蓿每亩地纯收入达4000元,是种植水稻油菜收益的3倍。
  张振华的心里还有一个牵绊,三北防护林工程持续多年,现在一些地方防护林呈现“枯死、荒芜”景象,“西北的大地上依然荒芜一片,大片的老杨树正在老化枯萎”。2014年,他从自己创业获得的第一桶金中拿出30万元用于植树造林。截至目前,张振华团队累计种植樟子松3.43万棵,改善三北防护林面积240余亩,改良生态环境超过16万平方米。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还探索出“两行一带”的新模式,即在树林之间种植紫花苜蓿,不光有效地改良了生态,而且还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不过,1.1万亩三北防护林的改造工程,对张振华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张振华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苜蓿新品种研发上,开始拓展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希望我们能够研究出抗干旱抗盐碱的紫花苜蓿品种,将西北地区的沙漠变为绿洲。”

王寅

http://m.jinghuajt.com/zuowensucai/12647/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古代成语故事及典故(通用4篇)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作文素材积累锦集十三篇

成语故事

小学生成语故事教案素材(合集七篇)

成语故事

中国古代时期的成语故事(合集5篇)

成语故事

理论联系实际的成语故事范文四篇

成语故事

画蛇添足成语故事新编作文【13篇】

成语故事

理论联系实际的成语故事锦集五篇

成语故事

中国古代时期的成语故事精选五篇

成语故事

名人成语故事精选5篇

成语故事

古代名人成语故事【4篇】

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