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资料

2011-05-05   来源:名言警句

霍金资料一:关于写霍金的名言大全

  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写霍金的名言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宇宙中的物质是由正能量组成的。
  2、人类花费了几千年才从神话的朦胧走向理性的澄明。
  3、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宇宙整个明白——它为何如此,为何存在。
  4、人们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足以为我们从事的不断探索提供充足理由,而我们的目标恰恰正是对于我们生存其中的宇宙作出完整的描述。
  5、永恒是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
  6、有人告知我说我载入书中的每个等式都会让销量减半。然而,我还是把一个等式写进书中——爱因斯坦最著名的那个,E=mc2、但愿这不会吓跑我一半的潜在读者。
  7、一个完备理论的诞生将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8、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任何闭合系统中无序度或熵总是随时间而增加。换言之,是墨菲定律的一种形式:事情总是趋向于越变越糟。
  9、其部分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倾向于相信永恒的真理,也由于虽然人会生老病死,但宇宙必须是不朽的、不变的这种观念才能给人以安慰。
  10、时间有没有尽头?
  11、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12、爱因斯坦错了——他说“上帝不玩色子”。对黑洞的研究表明,上帝不光玩色子,甚至有时候他会把我们弄糊涂,因为他把它们丢到了看不见的地方。
  13、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
  14、永恒是很长的时光,特殊是对止境而言。
  15、我不认为我们能够继续在地球上存在年,除非逃离这颗脆弱的星球。我们要仰望星辰,而不是始终盯着自己的脚。
  16、永恒是很长时间,尤对尽头而言。
  17、能好好相爱又能好好相处真的是太美好了,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却这么电光火石般碰上了,巷子转角就撞到了,系好鞋带起身就遇到了,一起喝杯咖啡就爱上了。
  18、但又可能在你措手不及还惦记着下次约会穿什么衣服的时候又因为性格不合、价值观不合,甚至因为星座不合信仰不同而告终。来不及想念就已经要怀念,来不及开心就已经伤心泪下。
  19、通观全部科学史,人们已匆匆清楚,事件不会以随便的方法产生——它们反应了某些基础的秩序,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有神力相助的。
  20、我愿意和中国读者分享对黑洞和宇宙学中最近发现的激动。
  21、传统上,这些是哲学问题。但哲学已死。哲学已经跟不上现代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发展的步伐。科学家已经成为探求知识之路上发现真相的火炬手。
  22、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23、我们看到的从很远星系来的光是在几百万年之前发出的,在我们看到的最远的物体的情况下,光是在80亿年前发出的。这样当我们看宇宙时,我们是在看它的过去。
  24、关于时空物理的问题争议,我不敢和我的同事们打赌,因为我怕他们是通过虫洞跑来的未来人,他们很清楚地知道标准答案。
  25、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延续,我们应该分散到宇宙空间居住,这是非常重要的,地球上的生命被一场大灾难灭绝的危险性越来越大,比如突然的地球温度上升、核战争、基因变异的病毒或者其他我们还没有想到的灾难。
  26、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27、我注意到即使是声称一切都是注定的而且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它的人,他们过马路之前也会看看。
  28、我发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口音对女人尤其管用。
  29、在我21岁时,我的冀望值变成了零。自那当前,一切都变成了额定津贴。
  30、前后不够一分钟也可以爱得彻底。我们爱的都是爱情给我们的模样。它就这么不经意地洋溢在我们的眼底,还没等你缓过神的时候爱情就来了。
  31、科学家和娼妓都是做他们喜欢的事赚钱。
  32、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宇宙整个明白——它为何如此,它为何存在。
  33、我们通过观察创造了历史,而不是历史创造了我们。
  34、在那时,世界可被理解,在我们周围复杂的事件可被简化成简单的原理,并不诉诸神秘或神学的解释而得到阐明。
  35、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36、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
  37、假如生涯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
  38、生活失去了乐趣无疑是一场悲剧。
  39、充满希望的旅途胜过终点的到达。
  40、时间旅行是可能的,但不要回到过去。
  41、知识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已经掌握知识的幻觉。
  42、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
  43、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前都会左右看。
  44、小姐和科学家是最好的两个职业。
  45、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46、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前都会左右看。
  47、活着就有希望。
  48、我认为,下个世纪将是复杂性的世纪。
  49、在20世纪之前从未有人暗示过,宇宙是在膨胀或是在收缩,这有趣地反映了当时的思维风气。
  50、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51、人有自由选择结束生命,但那将是一个重大错误。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
  52、假如爱情伤害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它还会继续伤害你的。爱情是最折磨人的,但我们还是如朝圣般地仰望它、靠近它,甚至感激它。为着它曾馈赠我们的最好也是最差的时光。
  53、在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54、为了公道的展现这张图标,我真的须要一个四维的屏幕。然而,因为政府的削减,我只能千方百计供给一个二维的屏幕。
  55、香港可建造一个微型黑洞,用以处理每日产生的几百吨垃圾,避免环境受到污染。
  56、自从文明开始以来,人们即不甘心于将事件看做互不相关不可理解,他们渴望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今天我们仍然亟想知道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
  57、如果夜空里只剩下紫外线。多数的星星就不见了只剩下恒星壮丽的诞生和毁灭的图景。
  58、我不认为我们能够继续在地球上存在1000年,除非逃离这颗脆弱的星球。我们要仰望星辰,而不是始终盯着自己的脚。
  59、每个方程式都会使书的销量减少一半。
  60、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
  61、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
  62、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63、一般认为,宇宙或是以一种不变的状态已存在了无限长的时间,或以多多少少正如我们今天所看的样子被创生于有限久的过去。
  64、我们绝大多数人不关心那些大问题,但也偶尔会困惑: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从哪里来?传统上说,这都是哲学问题,但哲学已经死了。
  65、如果生活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
  66、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
  67、科学愈来愈足以回答过去一向属于宗教领域的问题,科学的说法就很完整了,神学是没有必要的。
  68、心理学就是对于人体的有效模型,而自由意志可被镶嵌其中,从此诗意栖居时间,情感抚慰人心,艺术之花绽放。
  69、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
  70、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硕果……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
  71、懂与不懂都是一种收获。
  72、我曾以为爱上一个人,我们都会变成勇敢的战士,什么伤都不觉得痛了。原来我们都只是脆弱的玩偶,被随手一捏,心就支离破碎了,如细般飞下来,荡进了远处的深海。可身体却依旧麻木地过活,直到下一次遇见爱情。
  73、如果未来100年内人类没有因自相残杀而灭亡的话,人类应该移民外星球,建立不需要地球支持而自我维持的太空殖民地。
  74、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宇宙的本源弄明白——它为何如此,它为何存在。
  75、尽管身体残障,但思想却不能为之停步,别人不会为你停下来。

霍金资料二:简单的科学手抄报图片设计


  科学手抄报是学生们经常会做的,主要是宣传关于科学的一些常识,值得我们阅读。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收集的简单的科学手抄报,一起来看看吧!
  整洁美观的科学手抄报
  科学手抄报内容:科学家霍金的励志一生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但霍金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励志照亮人生,成功改变命运!
  科学手抄报资料:科学影响和作用
  科学的进步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主要就科学的负面影响而引发的对科学的怀疑和批评做一番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提供物质手段、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在上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更引起人们的关注,人文主义再度兴起,对科学的批评声雀起,有的甚至走到了反对科学、否定科技文明的极端,把一切后果都归结为科学技术。那么,在这些对科学的批评中,对科学的影响和作用的认识是否全面?其中许多问题还有待澄清。
  对科学技术的批评不外乎以下方面。一是战争的威胁。二次大战使人们从科技进步的陶醉中惊醒: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可以带来人类的进步,也可以给人类予以毁灭性的的打击。二次大战中技术成为杀人的武器,在冷战中则成为超级大国相互威胁的手段。
  二是环境问题。科学技术拓展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刺激了向自然摄取的欲望,人类极度的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资源匮乏、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不断困扰中人类;酸雨、臭氧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诸多生态问题也始终威胁中人类的生存。
  三是科技的发展致使人类受技术的控制,导致人性的失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物质生产的高速增长,促进了技术结构、生产结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但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带来文明的同步增长,想法加深了人性的异化。过度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造成了人的精神的空虚、失落;对物质的追求欲望的极度膨胀导致了道德的沦丧,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对工业文明提出了质疑,进而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批评。
  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把负面效应都归结为科学技术则有失公允,把科学和人文对立起来更是错误的。实际上,许多人只是从功利性来看待科学,看到的知识科学巨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正如萨顿所说:“确实,大多数的文人,而且我也要遗憾地说还有不少的科学家,都只是通过科学的物质成就来理解科学,却不去思考科学的精神,既看不到它的内在美,也看不到它不断地从自然的内部提取出来的美。现在我要说,在过去的科学著作中发现的那种没有也不可能被更换的东西,也许正是我们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必须理解科学的生命,就像必须理解艺术的生命和宗教的生命一样。”其实,科学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整体,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来认识科学才能对科学的影响和作用有确定的认识。
  纵观科学的历史,可以看到科学的影响远不止功利方面。从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来看,科学和人文从来是密切联系的。文德尔班在其《哲学史教程》中指出:“人文主义哲学内在运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他进而得出结论:“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文艺复兴时期,以科学、理性为旗帜的人文精神追求人的自然本性的解放,人的主体性的尊重。如果说古典人文主义把人视为宇宙的中心的话,那么科学激起对人的自身地位的反思,摆正了人的位置。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使人从天上掉到地上;而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人没有在自然界中居于独一无二的位置,冲击了“人占有自然界的独尊位置”的思想;现代科学则更导致整个人类思想的转变,尤其是哲学思想的演变,继而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新认识。
  在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掀起了唯科学主义的思潮,继而引起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但是,在人文主义思潮中对科学的批评是从科学的外部,看到的是科学的技术层面,和唯科学主义一样看到的只是科学的工具价值。实际上,科学也不断地对本身进行反思,而且科学团体对科学的反思来自科学的内部,因而显得更为全面深刻。许多科学家和关心科学的人常常以宗教的感情来审视科学,如斯宾诺莎、赫胥黎、斯宾塞、爱因斯坦等都用宗教性来表达科学精神,认为科学不仅仅是结果,而且能使我们正确认识人与其他一切存在物的关系,理解自然、生命和思维的关系。他们都十分强调科学的文化意义和价值,爱因斯坦指出要使科学“用创造性的工作所生产的成果为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而做出贡献。”
  科学进步的动因来自功利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张力,当科学促进技术的进步,成为向自然索取的有巨大威力的工具时,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它的工具价值和功利性。由于技术应用的不当和对自然的极度开发,引起了诸多的环境生态问题;人类的欲望和野心常常造成战争的威胁。对于这些,有人常常把它们作为科学的“逻辑结果”。近年,“性别鉴定”技术、“克隆”技术等引起各界关注,更引起对科学的反思。
  科学的发展经历一个过程,对自身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当一门科学首先发展时,它或许不能全面意识自身的影响和作用,但当科学整体上成熟时,它将意识自己行为的后果,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整。如,当今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实际上是科学整体成熟后的自觉调整。如果科学未能认识自身的负面效应的时候,那么科学对其引起的不良影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当科学解释出可能的破坏作用,那么环境等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就不是科学的责任了。事实上,发现、反映科学可能的负面效应的仍是科学自身。如果没有科学,人类将还处在蒙昧的状态,即使面临灾难,也会一无所知。
  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门科学,更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个科学群体和由此产生的技术群体。科学本质上是一项人类活动,它的目的在于为自己某福利。战争使科学技术成为杀人的武器,这为科学的根本目的所不容;“性别鉴定”技术、“克隆”技术等导致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那么也是与科学本身的精神向违背的。这时科学将运用它整体的力量来证明这些技术的负面作用,以使技术的运用限制在为人类谋福利的范围内。
  当然,认为科学万能也是错误的,科学只能做它份内的事。现代工业社会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些问题只有靠社会调动包括科学在内的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解决。
  瓦托夫斯基指出:“我们可以把科学事业看成一个整体,或者若干个方面。这涉及到科学对国民生活、对经济、对政治、对和平和战争的影响,以及对业已与科学密切相联的人类生活和生存的各个方面的影响。”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它在与社会系统的其他各个方面相互作用时总是以一个整体出现的。当前,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但是,在我国由于传统的“实用理性”的影响,对于科学我们看到的只是工具价值和功利性,缺乏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尤其是精神价值的领悟;而且我国的科学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缺乏历史和心理的沉淀,因而更缺乏对科学完整的理解。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科学的整体性做了一番探讨,以期对完整地理解科学有所启迪。

霍金资料三:黑洞的科学知识资料是什么


  对于黑洞,我们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想象,你们有了解黑洞的一些科学知识吗?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黑洞的科学知识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黑洞的科学知识
  黑洞通常是因为它们聚拢周围的气体产生辐射而被发现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吸积。高温气体辐射热能的效率会严重影响吸积流的几何与动力学特性。目前观测到了辐射效率较高的薄盘以及辐射效率较低的厚盘。
  天体物理学家用“吸积”这个词来描述物质向中央引力体或者是中央延展物质系统的流动。吸积是天体物理中最普遍的过程之一,而且也正是因为吸积才形成了我们周围许多常见的结构。在宇宙早期,当气体朝由暗物质造成的引力势阱中心流动时形成了星系。
  黑洞的概念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1873~1916年)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命名为“黑洞”。
  “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的天体”。(电磁波)也逃脱不出。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热而放出和γ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推测出黑洞的存在也可借由间接观测恒星或星际云气团绕行轨迹取得位置以及质量。
  黑洞的演化过程
  黑洞就是中心的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热量无限大的奇点和周围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区,这个天区范围之内不可见。依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一颗垂死恒星崩溃,它将聚集成一点,这里将成为黑洞,吞噬邻近宇宙区域的所有光线和任何物质。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某一个恒星在准备灭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体,同时也压缩了内部的空间和时间。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连中子间的排斥力也无法阻挡。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由于高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通常恒星最初只含氢元素,恒星内部的氢原子核时刻相互碰撞,发生聚变。由于恒星质量很大,聚变产生的能量与恒星万有引力抗衡,以维持恒星结构的稳定。由于氢原子核的聚变产生新的元素——氦元素,接着,氦原子也参与聚变,改变结构,生成锂元素。如此类推,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会依次有铍元素、硼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等生成,直至铁元素生成,该恒星便会坍塌。这是由于铁元素相当稳定,参与聚变时释放的能量小于所需能量,因而聚变停止,而铁元素存在于恒星内部,导致恒星内部不具有足够的能量与质量巨大的恒星的万有引力抗衡,从而引发恒星坍塌,最终形成黑洞。说它“黑”,是因为它产生的引力使得它周围的光都无法逃逸。跟中子星一样,黑洞也是由质量大于太阳质量好几十甚至几百倍以上的恒星演化而来的。
  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到最后形成体积接近无限小、密度几乎无限大的星体。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一定小于史瓦西半径),质量导致的时空扭曲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黑洞”就诞生了。
  吸积
  黑洞拉伸,撕裂并吞噬恒星黑洞通常是因为它们聚拢周围的气体产生辐射而被发现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吸积。高温气体辐射热能的效率会严重影响吸积流的几何与动力学特性。已观测到了辐射效率较高的薄盘以及辐射效率较低的厚盘。当吸积气体接近中央黑洞时,它们产生的辐射对黑洞的自转以是中央延展物质系统的流动。吸积是天体物理中最普遍的过程之一,而且也正是因为吸积才形成了我们周围许多常见的结构。在宇宙早期,当气体朝由暗物质造成的引力势阱中心流动时形成了星系。即使到了今天,恒星依然是由气体云在其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碎裂,进而通过吸积周围气体而形成的。行星(包括地球)也是在新形成的恒星周围通过气体和岩石的聚集而形成的。当中央天体是一个黑洞时,吸积就会展现出它最为壮观的一面。黑洞除了吸积物质之外,还通过霍金蒸发过程向外辐射粒子。
  蒸发
  由于黑洞的密度极大,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密度=质量/体积,为了让黑洞密度无限大,而黑洞的质量不变,那就说明黑洞的体积要无限小,这样才能成为黑洞。黑洞是由一些恒星“灭亡”后所形成的死星,它的质量极大,体积极小。但黑洞也有灭亡的那天,按照霍金的理论,在量子物理中,有一种名为“隧道效应”的现象,即一个粒子的场强分布虽然尽可能让能量低的地方较强,但即使在能量相当高的地方,场强仍会有分布,对于黑洞的边界来说,这就是一堵能量相当高的势垒,但是粒子仍有可能出去。
  霍金还证明,每个黑洞都有一定的温度,而且温度的高低与黑洞的质量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大黑洞温度低,蒸发也微弱;小黑洞的温度高蒸发也强烈,类似剧烈的爆发。相当于一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大约要1x10^66年才能蒸发殆尽;相当于一颗小行星质量的黑洞会在1x10^-21秒内蒸发得干干净净。
  毁灭
  黑洞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体积会缩小,甚至会爆炸,会喷射物体,发出耀眼的光芒。当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于1974年做此预言时,整个科学界为之震动。
  霍金的理论是受灵感支配的思维的飞跃,他结合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他发现黑洞周围的引力场释放出能量,同时消耗黑洞的能量和质量。恒星被黑洞吞噬
  假设一对粒子会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被创生,被创生的粒子就是正粒子与反粒子,而如果这一创生过程发生在黑洞附近的话就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两粒子湮灭、一个粒子被吸入黑洞。“一个粒子被吸入黑洞”这一情况:在黑洞附近创生的一对粒子其中一个反粒子会被吸入黑洞,而正粒子会逃逸,由于能量不能凭空创生,我们设反粒子携带负能量,正粒子携带正能量,而反粒子的所有运动过程可以视为是一个正粒子的为之相反的运动过程,如一个反粒子被吸入黑洞可视为一个正粒子从黑洞逃逸。这一情况就是一个携带着从黑洞里来的正能量的粒子逃逸了,即黑洞的总能量少了,而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表明,能量的损失会导致质量的损失。
  当黑洞的质量越来越小时,它的温度会越来越高。这样,当黑洞损失质量时,它的温度和发射率增加,因而它的质量损失得更快。这种“霍金辐射”对大多数黑洞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大黑洞辐射的比较慢,而小黑洞则以极高的速度辐射能量,直到黑洞的爆炸。
  表现形式
  引力强大的黑洞。据英国媒体报道,一项新的理论指出黑洞的死亡方式可能是以转变为白洞的方式进行的。理论上来说,白洞在行为上恰好是黑洞的反面——黑洞不断吞噬物质,而白洞则不断向外喷射物质。 这一发现最早是由英国某杂志网站报道的,其理论依据是晦涩的量子引力理论。
  恒星的时空扭曲改变了光线的路径,使之和原先没有恒星情况下的路径不一样。光在恒星表面附近稍微向内偏折,在日食时观察远处恒星发出的光线,可以看到这种偏折现象。当该恒星向内坍塌时,其质量导致的时空扭曲变得很强,光线向内偏折得也更强,从而使得光子从恒星逃逸变得更为困难。对于在远处的观察者而言,光线变得更黯淡更红。最后,当这恒星收缩到某一临界半径(史瓦西半径)时,其质量导致时空扭曲变得如此之强,使得光向内偏折得也如此之强,以至于光也逃逸不出去 。这样,如果光都逃逸不出来,其他东西更不可能逃逸,都会被拉回去。也就是说,存在一个事件的集合或时空区域,光或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从该区域逃逸而到达远处的观察者,这样的区域称作黑洞。将其边界称作事件视界,它和刚好不能从黑洞逃逸的光线的轨迹相重合。
  与别的天体相比,黑洞十分特殊。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科学家也只能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而使得黑洞把自己隐藏起来的的原因即是弯曲的时空。根据广义相对论,时空会在引力场作用下弯曲。这时候,光虽然仍然沿任意两点间的最短光程传播,但相对而言它已弯曲。在经过大密度的天体时,时空会弯曲,光也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黑洞图片(30)在地球上,由于引力场作用很小,时空的扭曲是微乎其微的。而在黑洞周围,时空的这种变形非常大。这样,即使是被黑洞挡着的恒星发出的光,虽然有一部分会落入黑洞中消失,可另一部分光线会通过弯曲的空间中绕过黑洞而到达地球。观察到黑洞背面的星空,就像黑洞不存在一样,这就是黑洞的隐身术。
  更有趣的是,有些恒星不仅是朝着地球发出的光能直接到达地球,它朝其它方向发射的光也可能被附近的黑洞的强引力折射而能到达地球。这样我们不仅能看见这颗恒星的“脸”,还同时看到它的“侧面”、甚至“后背”,这是宇宙中的“引力透镜”效应。
  这张红外波段图像拍摄的是我们所居住银河系的中心部位,所有银河系的恒星都围绕银心部位可能存在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公转。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宇宙中最大质量的黑洞开始快速成长的时期可能比科学家原先的估计更早,并且仍在加速成长。
  一个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天文学家小组发现,宇宙中最大质量黑洞的首次快速成长期出现在宇宙年龄约为12亿年时,而非之前认为的20~40亿年。天文学家们估计宇宙的年龄约为138.2亿年。
  同时,这项研究还发现宇宙中最古老、质量最大的黑洞同样具有非常快速的成长。有关这一发现的详细情况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杂志上。
  如果黑洞足够大,宇航员会开始觉察到拉着他脚的重力比拉着他头的重力更强大,这种吸引力拖着他无情地向下落,重力差会迅速加大而将他撕裂(拉伸线),最终他的遗体会被分解而落入黑洞那无限致密核心。
  普金斯基和他的两个学生艾哈迈德·艾姆哈里、詹姆斯·萨利,加上该校的另一位弦理论学家唐纳德·马洛夫一起,对这一事件进行了重新计算。根据他们的计算,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番场景:量子效应会把事件视界变成沸腾的粒子大漩涡,任何东西掉进去都会撞到一面火焰墙上而被瞬间烤焦。
  美国宇航局有关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及其周围物质盘,炙热的物质团(一个呈粉红色,一个呈黄色)每一个的体积都与太阳相当,环绕距离黑洞较近的轨道运行。科学家认为所有大型星系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黑洞一直在吞噬被称之为“活跃星系核”的物质。由于被明亮并且温度极高的下落物质盘环绕,黑洞的质量很难确定。根据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基于对绕黑洞运行物质旋转速度的计算结果,37个已知星系中心黑洞的质量实际上低于此前的预计。

霍金资料

http://m.jinghuajt.com/zuowensucai/63114/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高三励志名言警句精选三篇

名言警句

表达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范文三篇

名言警句

生活启示的名人名言警句佳句(锦集3篇)

名言警句

激励学生的名言警句范文三篇

名言警句

国考名言警句类面试题高分技巧精选3篇

名言警句

外国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警句佳句汇编3篇

名言警句

坚持不懈的古人名人名言警句佳句集合3篇

名言警句

积极读书的名人名言警句赏析(合集三篇)

名言警句

勤奋名人名言警句佳句好句摘抄锦集三篇

名言警句

关于名人时间的名言警句摘抄【三篇】

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