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律的名人故事(合集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 自律的名人故事
徐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学家。一个夏天,许恒带着很多人逃走了。路过合阳时,由于路途遥远,天气炎热,大家都感到又饿又渴。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路附近有一棵大梨树。梨树上长满了甜梨。结果,大家都叫我爬上树去摘梨。只有许衡一个人笔直地坐在树下。
人们觉得奇怪,有人问徐衡:“你为什么不摘个梨解渴呢?”徐衡回答说:“如果不是你自己的梨,怎么能随便摘呢?”发问者忍不住笑着说:“现在情况太混乱了,大家都在逃跑。你面前那棵梨树的主人不在这里。主人不在,你为什么不介意?”
徐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我的心没有主人吗?”徐衡从来没有摘过梨。
在混乱的形势下,约束和规范人们平日行为的制度在饥渴面前失去了效力。徐亨可以淡定,因为他心中有“主人”。在许衡心目中,“大师”就是自律。如果我们有纪律,我们就不能掌握我们的能力。
第二篇: 自律的名人故事
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开始大家并没感到奇怪。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可以挑自己开心的事做。可过了不长时间,年轻人们发现这个老太太并非是退休之后为填补空虚才来这里的。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老师提问时她也会出一脑袋汗;她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不久年轻人们就纷纷借她的笔记来做参考。每次考试前老太太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缺。
有一天,老教授对年轻人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
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第三篇: 自律的名人故事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第四篇: 自律的名人故事
王安石生在宋仁宗年间,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众多文人之中惟一一个以直面改革社会而闻名的诗人。
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作为一个外国人能知道中国古代的人物,可见王安石影响力之大。
今天,我们不想从王安石的变法或者诗词讲起,笔者要介绍给大家的只是王安石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北宋是个重视文人的时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北宋是个讲究享受的时代,文官的生活很奢侈。
就连被通俗文学塑造为清官榜样的寇准,一次赏赐给歌女的缠头就是一匹绸缎,乃至于他的爱妾桃都感觉有些过分,当即写作《逞寇公二首》进行规劝,其一说:“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可知寇准不但有妾,而且生活也很奢侈。
清廉的官员尚且如此,其他官员的生活情形可想而知。在这样的风气下,一个做了八年宰相,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人物,却终生只有一个妻子而且绝不纳妾,甚至别人给他纳好了妾,根本不会有任何麻烦,他也坚决不接受,这就更难能可贵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荆国公王安石。
拒纳妾,王安石不为美色动
由于主持变法,王安石政敌遍布朝野,其中不乏吹毛求疵、没病找病、“洗垢求其瘢痕”的整人专家,但是在王安石的生活问题上,没有一个人说出一个“不”字。可见王安石在这方面确实有柳下惠之风。
著名理学家邵雍之子邵伯温着《河南邵氏闻见录》一书,卷十一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邵雍和王安石曾经同朝为官,邵伯温对于王安石很熟悉,所记之事当然可靠。
王安石出任知制诰时,不到四十岁,仕途如日中天,正在上升之时,日理万机,非常劳累。一天,回到自己府邸,进入内室,不禁愣住了。
夫人吴氏不在屋里,椅子上却坐着一位二十多岁年轻貌美的女子。只见那女子高绾发髻,上插凤凰碧玉簪,身穿锦绣华服,淡妆细抹,颇有姿色。身子搭在椅子边上,羞答答地看着王安石,好像在打量,在猜测,表情异样,非常复杂。
王安石大吃一惊,问来者所欲何为?就是说,他不知道一个美貌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半夜到他的房里来想干什么,于是王安石相当严肃地盘问起来。
原来,此女子是一个下级军官的妻子。她的丈夫在一次押送军用物品的过程中在河里翻了船,损失了一大匹军品,被上级判罪,家产全部查没后还差九十万钱。
上级说,如果能如数交钱,人就可以释放,保持原职;如果没有钱,她的丈夫就要被免职,还要判刑。
由于丈夫已被拘押,女子爱夫心切,又没有地方去筹措这么大数量的钱款,万般无奈,才到买卖人口的地方,自己插上三根稻草,自卖自身。要价就是九十万钱。结果被一个老仆人领进这个不太宽敞却很幽静的大院。
这个女子不认识这是什么府邸,但也看出这是个大户人家,夫人告诉她,买她是要留给官人做妾,吩咐她要好好服侍官人。又说官人是个难得的好人,不会亏待她的。那女子说到伤心处,忍不住掉下几滴伤心的泪。听完女子的哭诉,王安石命该女子回到她自己的房间安歇。第二天一早,立即命人将该女子送回家去,并且不必退钱。
那个女子问了王安石的名号,才知道眼前这位和蔼而威严,一身凛然正气的人就是名满京华的新任知制诰王安石。于是女子千恩万谢,连连下拜道万福,然后欢天喜地回家与丈夫团圆去了。
五品官,清廉自律忙公务
把女子打发走后,王安石才通知吴氏,并询问吴氏为何要这样做。
原来吴氏进京后,见京师里的人生活特别奢靡,一般的富户都有几房妻室,大富户几乎是妻妾成群,朝廷官员更不用说,几乎没有不纳妾的。尤其是有一定品级一定地位的官员,如果没有一两个妾,就好像不正常似的,人们就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你。或认为这个官员有病,或认为这个官员过于惧内,家中一定是有个母老虎。
王安石已经是五品官,早已有了纳妾的资格。吴氏见丈夫终日忙于公务,很是劳累,可能是没有工夫顾及于此,就私自做主,派人到外面去给丈夫买了一个妾。见丈夫决意不纳,又见他已经把人打发走了,吴氏便也无话可说。
终其一生,王安石只有一个夫人。此事之后,吴氏便再不给他买妾了。
王安石不纳妾,完全出于一个清廉官员的自律,是自觉的.行为,只知道整日潜心去忙公务,这与西晋的贾充和初唐的房玄龄情况不同。贾充和房玄龄都是因为夫人吃醋而又特别厉害而不敢纳妾。
贾充的妻子郭氏极其厉害,给贾充生了两个女儿。贾充位极人臣,却没有儿子,但郭氏依然不准他纳妾。致使贾充那么高的地位,那么大的家业没有继承人,才出现用下圣旨的方式把外孙当孙子的怪事。
房玄龄的夫人宁可违抗圣旨喝毒酒,也不同意自己的老公娶第二个夫人。这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王安石的情况与他们都不同,是夫人主动给他买的妾,什么障碍都没有,王安石依旧坚决不肯,更见其高洁。
不贪财,辞职后寸草不带
王安石是位冰清玉洁的伟大人物,他不贪官位。进士及第后,其他人都汲汲奔走要谋求一个馆阁之职或京官留在汴梁,这样提升的机会多。而王安石主动请求到偏远地方任职,来到鄞县(今宁波市)出任县令,其后几次辞京官。
在事业最兴隆之时,坚决辞去相位,回家隐居。他不贪钱财,辞相搬出相府时,所有的官府之物寸草不带。吴夫人特别喜欢那里的一张床,想按照价格付钱买下来,王安石也没有同意,因为他认为,这样将来会说不清楚。王安石不爱女色,终生一妻,更无任何桃色事件,绝无绯闻。
不爱官、不爱财、不爱色,王安石是个地地道道的“三不爱官员”。仅此三项,便可令王安石永享盛名,留名青史。
梁启超最服膺的人便是王安石,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对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王安石的政治水平、人格操守理解得更是入木三分,因此感叹道:“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认为王安石是夏商周三代以来惟一的完人。我们了解了王安石的为人处世,不得不佩服梁启超的眼光。
第五篇: 自律的名人故事
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xx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第六篇: 自律的名人故事
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http://m.jinghuajt.com/zuowensucai/63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