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

2010-02-10   来源:历史典故

太庙篇1:北京太庙门票价格及简介

   北京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室祭奠祖先的场所,位于天安门以东,是北京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下面是的北京太庙门票价格及简介资料,欢迎阅读。
 
  北京太庙门票价格
  票价2元。
  殿内与公园套票:10.00元
  开放时间
  08:00-20:00
  北京太庙简介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
  建造历史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
  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太庙以古柏著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
  辛亥革命以后,太庙一度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现名“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1月太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太庙位于北京市天安门的广场东北侧
  太庙旅游景区
  太庙景观
  总体布局:太庙的主体建筑为三大殿,大殿对面是大戟门。
  大戟门外是玉带河与金水桥,桥北面东、西各有一座六角井亭,桥南面为神厨与神库。再往南是五彩琉璃门,门外的东南有宰牲房、治牲房和井亭等。
  太庙的正门:设于天安门内御路东侧,称太庙街门,是皇帝祭祀太庙时所走之门。该门与天安门内御路西侧社稷坛门相对称。太庙的正门在对外开放后,改设为长安街上现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正门。
  五彩琉璃门:是祭殿的正门,此门得名于五彩琉璃的装饰。门内为玉带河及金水桥,其作用和名称与紫禁城之内的金水桥相同。
  大戟门:此门得名于门内外曾陈列有八个戟架,每个戟架上陈戟15枝,共陈戟120枝。大戟门有五个开间,当中三间均为前后三出陛,中阶九级,左右则各七级。门外东间有一座小金殿,专供皇帝祭祀时更衣盥洗所用。
  燎炉:大戟门内稍东与西南方各有一座黄砖燎炉,专为焚烧祝帛而设。
  太庙三大殿
  前殿
  是三大殿中的主殿,这里是皇帝举行大祀之处。
  前殿,始建于明代,明末清初被毁得只剩有中间三间和殿柱。顺治年间重修太庙大殿,完工后的大殿十一楹,深四楹,重檐列脊,殿额有满汉文对照的"太庙"。殿外的三重台基用汉白玉石栏环绕,月台御道正面依次刻有龙文石、狮纹石和海兽石。殿内的大梁为沉香木,其余用金丝榆木;地铺"金砖";天花板及四柱,均贴有赤金叶。殿内供奉木制金漆的神座,帝座雕龙,后座雕风。座前陈放有供品、香案和铜炉等。两侧的配殿设皇族和功臣的牌位。
  中殿,宽九楹,深四楹,通过石露台连接前殿,殿外的石阶下左右各有二个石灯。殿内正中室供太祖,其余各祖分供于各夹室。神龛之外陈列着与神牌数目相同的帝后神椅,对于皇后的祭祀,明代仅供原配,清代兼祀继配。又名中殿,供奉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面阔九间(长62.31米),进深四间(宽20.54米),殿内祖宗牌位同堂异室。各夹室内陈设神椅、香案、床榻、褥枕等物,牌位立于褥上,象征祖宗起居安寝。清未供奉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胤?、弘历等十一代帝后的牌位。每逢祭典前一天,将牌位移至享殿安放,祭毕奉回。
  后殿,四周围以红墙,有门五楹,殿九楹。殿外石阶中刻龙纹石,殿内供清朝立国前被追封的帝后神牌。又称祧殿,存放祭祀用品的地方,如今早已生活化。
  太庙其他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称太庙,按周制,位于宫门前左(东)侧。文献记载,古代宗庙,是每庙一主:唐夏五庙,商七庙,周亦七庙;汉代则不仅京城立庙,各郡国同时立庙,于是其数达一百七十六所,这是和后来天子宗庙仅太庙一处的制度很不相同的。
  太庙正殿
  除殷墟、二里头、周原有可能为宗庙的遗址外,较为明确的遗址,应为西安汉长安故城南郊的“王莽九庙”遗址。遗址有十一组,每组均为正方形地盘,四周有墙垣覆瓦;各面正中辟门;院内四隅有附属配房,院正中为一夯土台,主体建筑仍采用高台与木结构结合的形式。每组边长自260米至314米不等,其规模相当大。这种有纵横两个轴、四面完全对称的布局方法,大约是当时祠庙的通例;并且可以见于明堂·辟雍、陵墓、早期佛寺和某些祭坛的平面形式等。
  每庙一主变为一庙多室、每室一主的形制,大约是魏晋间事。魏有四室,晋为七室,东晋增至十室至十四室,亲尽则祧迁。原在庙内两厢别立夹室“储”贮放已祧神主,后世则另立祧庙于殿后。至唐代,定为一庙九室;明清亦沿袭一庙九室,另立祧庙之制。祭宗庙以功臣配享的制度,汉代已有;明清太庙两庑,是平日贮存配享功臣神主所在。
  北京故宫紫禁城前出端门往东,经太庙街门进入太庙区。此区于太庙垣墙外满布古柏。用常绿树丛造成肃穆气氛,是古代建筑绿化的成功经验。进入太庙戟门,则庭院空敞,与垣外适成对比。
  太庙井亭
  太庙占地约十六万五千平方米。太庙本身由高达9米的厚墙垣包绕, 封闭性很强。南墙正中辟券门三道,
  用琉璃镶贴,下为白石须弥座;凸出墙面,线脚丰富,色彩鲜明,与平直单一的长墙强烈对比,十分突出。这一入口处理是相当成功的。入门有小河,建小桥五座;再北为太庙戟门,五间单檐庑殿,屋顶平缓,翼角舒展,尚为明代规制。
  入戟门为广庭,北上为太庙正殿。殿内用黄色檩香木粉涂饰,气味馨芳,色调淡雅。牌位分昭穆而列,平日则存于中殿,遇时享及?祭奉至前殿。寝宫以北,用墙垣隔出一区为“祧庙”。正殿前东西庑列功臣牌位,祭祀时用为陪祀。
  整个太庙建筑群,基本为明嘉靖年间重建规模,是研究明代建筑群整体组合造型处理的良好典型。
  太庙享殿
  又名前殿,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始建干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是整个太庙的主体。后虽经明清两代多次修缮,但基本保持明代规制。黄琉璃瓦重檐序殿顶,檐下悬挂满汉文“太庙”九龙贴金额匾。面阔十一间(长68.2米),进深六间(宽30.2米),坐落在三层(高346米)汉白玉须弥座上,殿高32.46米。殿内梁栋饰金,地设金砖,68根大柱及主要梁桥为金丝楠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清代皇帝祭祖,每年四季首月祭典称“时享”,岁末祭典称“?(音:侠)祭”,凡婚丧、登极、亲政、册立、征战等国家大事之祭典称“告祭”。殿内陈设金漆雕龙雕凤帝后神座及香案供品等。祭前先将祖先牌位从寝殿、祧庙移羊此殿神座安放,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整个大殿雄伟庄严,富丽堂皇。每年举行大典时,仪仗整肃,钟鼓齐鸣,韶乐悠扬,佾(音:义)舞蹁跹,是中华祭祖文化的集中体现。
  享殿东配殿
  供奉有功亲王牌们的地方。始建于明代,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而阔十五间,殿前出廊,廊柱上端卷收.并问内倾斜、屋檐起翘平缓,是典型的明代官式建况。殿内供奉配享的满蒙有功亲王的牌位。清代供奉十三人,如代善、多尔衮、多铎、允祥、奕䜣等。每间设一龛,内置木制红漆金字满汉文牌位。
  享殿西配殿
  供奉有功大臣牌位的地方。始建于明代、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面阔十五间。殿前出廊、廊柱上端卷收,并向内倾余,屋檐起翘平缓,是典型的明代官式建筑。殿内供奉配享的满蒙汉文武功臣的牌们。清代供奉十三人,如鄂尔泰、张廷玉、傅恒、僧格林沁等。每间设一龛,内置木制红漆金字满汉文牌位。
  太庙祧殿
  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面阔九间(长61.99米),进深四间(宽20.33米)。殿内陈设如寝殿。清代正中供奉肇祖、左兴祖、再左显祖、右景祖。每季首月“明享”,皇帝委托官员在本殿祭祀,岁未将先祖牌位移至享殿“X祭”。此殿自成院落,四周围以红墙。东南隅原有铁燎炉一座,为焚烧祝帛(祭品)之用,现已无存。太庙琉璃门
  嵌于太庙中垣庙墙南面王中,始建于明代。形制为三间七楼牌坊式,正楼三间,下为拱门三道。正门两侧各方门一道。黄琉璃瓦顶,檐下黄绿琉璃斗拱额枋。朱红墙下为汉白玉须弥座。整个建筑别致端庄。
  太庙戟门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屋顶起翘平缓,檐下斗拱用材硕大。汉白玉绕栏须弥座,中饰丹陛。两侧各有一旁门。该建筑是太庙始建后惟一没有经过改动的重要遗物,是明初官式建筑的重要代表。门外车间原有木制小金殿一座,为皇帝临祭前更衣工?Y盥盟洗之处。按最高等级的仪门礼制,门内外原有朱漆戟架八座,共插银镦红杆金龙戟120枝。1900年被入侵北京的八国联军全部掠走。
  太庙戟门桥
  始建于明代,乾隆年间引故宫御河水于此,并对原桥进行改建,形如玉带,故又称“玉带桥”。桥宽八米,为七座单孔石桥,两侧有汉白玉护栏,龙凤望柱交替排列。中间一座为皇帝走的御路桥,两边为王公桥,次为品官桥,边桥二座供常人行走。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太庙西北门
  始建于明代,清代改建。据说清代雍正皇帝为确保安全,
  到太庙祭祖不走太庙街门,而从此门进入。于是加筑琉璃随堵门,形成内外两门,并且建筑高墙,以防刺客。乾隆皇帝六十岁以后,为减少劳累,改由此门乘辇而入,故又称“花甲门”。原门及墙已不存在。现门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为近代改建。

太庙篇2:杭州德寿宫的介绍遗址在哪里


  德寿宫是南宋非常重要的宫殿,除了皇城外,它是最重要的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杭州德寿宫的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杭州德寿宫的介绍
  德寿宫原先是奸相秦桧的旧第,因有望气之人称“有王气”,待秦桧亡故后就收归官有,改筑新宫。1162年,高宗移居新宫,并改名“德寿宫”。之后,孝宗为表孝敬,将德寿宫一再扩建,时称“北内”或“北宫”,其四至范围:东接吉祥巷、南至望江路、西临中河、北靠水亭址。
  杭州德寿宫的布局
  德寿宫坐北朝南,当时占地17万平方米,其布局与皇城相近,宫中建有德寿殿、后殿、灵芝殿、射厅、寝殿、食殿等十余座殿院 ,还有大量园林景观, 中有金鱼家池、小西湖、湖上有万寿桥,桥中间有四面亭,湖畔垒石为万寿山,以像飞来峰,峰上一座聚远楼、小西湖周边还有香远堂、清深堂、松菊三径、梅坡、月榭、芙蓉冈,浣溪等景观。精美程度比南宋皇城有过之无不及。
  1189年,孝宗仿效高宗内禅退居德寿宫,并改名重华宫。此宫后又侍奉宪圣太后,寿成皇太后,先后改名为慈福宫,寿慈宫。1268年,度宗将其地一半改建道宫,名宗阳宫,一半废为民居。至清初,此地渐为官署、民居所占,“故址所存不及十之二三。”
  杭州德寿宫的历史
  南宋史,是一部最让人九曲回肠的朝代史。
  一方面,烽火征战始终是悬在南宋王朝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给这个朝代所有的故事都抹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另一方面,南宋经济、文化、科技都闪耀出前所未有的光辉。
  因为南宋的地面遗存极为罕见,所以杭州几乎每一个与南宋相关的考古发现,如南宋太庙遗址、南宋临安府治遗址、老虎洞南宋窑址、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等均被列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录。
  王征宇研究南宋史,是城市考古专家。他在工地帐篷的桌子上,为记者画这次发掘的计划图:“德寿宫是南宋非常重要的宫殿,除了皇城外,它是最重要的了。这是德寿宫第四次发掘,这次发掘面积近两万平方米,预计一年半时间完成。此次或能发掘出德寿宫主殿德寿殿以及大名鼎鼎的小西湖园林部分,它是反映南宋时期重要皇家建筑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意义重大。”
  德寿宫被称作“北内”,成了可以与皇宫(南内)并称之地。
  德寿宫之大,令人咋舌。布局与“临安城”皇城相近,有德寿殿、后殿、灵芝殿、射厅、寝殿、食殿等十余座殿院,还有大量园林景观,精美程度比南宋皇城有过之无不及……赵构在德寿宫住了25年,直到81岁去世,度过了他的晚年生活。
  赵构酷爱游西湖,动辄就和大小官员乘船在湖上游乐。后来,赵构自己也意识到这样要惹老百姓烦,说自己游湖“数跸烦民”,宋孝宗会意,就为高宗在德寿宫内造了个小西湖———“凿大池(于)宫内,引水注之,叠石为山,象飞来峰,有堂名冷泉,有楼名聚远”。
  小西湖的水从哪来,史料中没有记载。不过,2010年考古发现一条长约35米的水渠,源头一直到西宫墙,附近还设有一道水闸门。原来,聪明的南宋工匠利用了“水渠”这一古老水利设施,把中河水引进德寿宫内,一路上还叠山理水,创造出小瀑布等景观,最后注入小西湖。
  历史上有人评价,赵构没有雄才大略,但不乏精明,赵构最绝的“无形之手”是暗增民税,什么醋息钱、曲引钱,“诉讼赢者欢喜钱”。辛弃疾曾说过“曾见粪船,亦插德寿宫旗。”这也算是德寿宫一个经典笑话了,臭气熏天的粪船上飘扬着太上皇的旗帜,这种奇观只为免税……

太庙篇3:多尔衮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的真相是什么


  多尔衮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下面百分网小编给大家说说多尔衮是怎么死的,希望能帮到大家!
  多尔衮是怎么死的
  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多尔衮追尊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尊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享太庙。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初九(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顺治帝闻之震悼。率王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追尊为成宗义皇帝,丧礼依帝礼。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尊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享太庙。多尔衮无子,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后袭亲王,俸禄是其他诸王的三倍。又以多尔衮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
  但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阿济格的罪,然后恢复两黄旗贵族的地位,提升两红旗的满达海、瓦克达、杰书、罗可铎等。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在这种形势下,先兴罗什等五人狱,然后便正式宣布多尔衮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接着,当权者又接连处罚了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多尔衮死后两个月,突然从荣誉的顶峰跌落下来,完全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但是,多尔衮对于清王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绝不是政治对手们的几条欲加之罪所能掩盖的。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子许尔安分别上疏,称颂多尔衮的功勋,几乎句句在理,但被济尔哈朗骂了个狗血喷头,流放宁古塔充军 。迟至一百年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如此铁案又再度被翻了过来。到此时,有清一代对多尔衮的评价算有了定论。
  多尔衮个人简介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多尔衮轶事典故
  传位之谜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6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孤城宁远。当时宁远守将袁崇焕用西洋炮轰努尔哈赤的军帐,一炮正中。努尔哈赤倒是没被炸死在帐子里,从军帐中被救了出来。但不久身亡。努尔哈赤一死,选谁做接班人成了当务之急。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妃子阿巴亥生的3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兄弟。照道理讲,在这些人中皇太极是所有候选人最不可能继承汗位。因为皇太极的母亲来自努尔哈赤的敌对部落,皇太极的叔叔又始终在和努尔哈赤对着干,两个部落针锋相对。努尔哈赤留下遗言是让多尔衮继位,那么皇太极是怎样在这样的劣势中杀出一条称王之路的呢?
  最开始的时候,努尔哈赤曾经想让次子代善做自己的接班人。没成想,代善与多尔衮的妈妈年龄相仿,一来二去两人走得比较近了。别人就跑到努尔哈赤那把这两人给告了。努尔哈赤亲自审问,两人也承认了彼此之间的确有些交情。其实说不定也只是见见面、吃吃饭而已,但在别人的添油加醋之下,整个局面变得不可收拾。这“绯闻”越传越邪,逼得努尔哈赤没法收场,只好剥夺了代善的继承资格。这样一来,四大贝勒中只剩两个竞争者阿敏和莽古尔泰。
  真正把皇太极送上汗位的其实是大贝勒代善的两个儿子。他们的理由很简单:第一,拥立谁都不能拥立多尔衮。如果没有多尔衮的妈妈和代善传了那段不明不白的“绯闻”,代善早已经是大汗了。对多尔衮,那是一个恨啊。第二,皇太极虽也是算不上自己人,但权势最弱,最容易成为他们的傀儡。于是父子三人合力助皇太极继承了汗位。
  生母之死
  关于多尔衮生母阿巴亥的死,在清朝的官修史书中就有不同说法。
  在成书最早的《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阿巴亥被描绘成容貌艳丽,却心怀嫉妒的人,因此屡屡引起努尔哈赤不悦。努尔哈赤令她殉死。在努尔哈赤死后,代善、皇太极等告诉阿巴亥,按照父亲遗言,她必须自尽。阿巴亥只有37岁,丰姿绰约,正值盛年。基于对人生的留恋和对爱子的牵挂,她不愿殉死。代善、皇太极坚持必须遵从先帝遗命。阿巴亥被逼无奈随即在辰时(早晨7—9时)自尽。但这种有意丑化阿巴亥的说法,似乎有些牵强,因而有研究者推测,这部编写于清太宗时代的《实录》企图隐瞒历史上的某些真相。
  根据朝鲜史籍《春坡堂日月录》记载,努尔哈赤临终时,曾遗命由幼子多尔衮继承汗位,代善为摄政。但努尔哈赤死后,代善支持皇太极登极。为确保多尔衮母亲不加反对,必须逼迫其自尽。此后,关于多尔衮生母的记载,在清朝官修史书《实录》中几经修改。
  清朝入关后,顺治帝福临年幼,多尔衮总摄朝政,权势达到顶点,他追谥其母为“孝烈武皇后”,并配享太庙。他还命令编写本朝历史的史官,从《实录》中删除不利于其母的记载。然而,一旦多尔衮逝世,在诸王罗致他的诸多“罪状”中,就包括篡改历史、使其母配享太庙。随即,“孝烈武皇后”的谥号被追夺,并重新恢复了《实录》中已被删除的有关阿巴亥的内容。最后,在乾隆年间编纂的《清太祖实录》的最后定本中,关于阿巴亥的死,做了新的解释。
  献出玉玺
  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为皇太极和大清朝立下了一个特殊的功劳。这一年九月,多尔衮率军征伐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残部。他临之以威、施之以谋,导致林丹汗余部不战而降,并献出了中华帝国失踪二百多年的“传国玉玺”。据说,这颗传国玉玺从秦始皇之后一直传到了元朝,具有天命所归的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多尔衮得到这颗传国玉玺并献给皇太极,皇太极受大家的拥戴,登上了大清帝国的皇帝宝座。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多尔衮才被推到了皇太极死后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上。
  赐死豪格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一日,在多尔衮即将出征大明前夕,豪格的一个亲信部下,出面检举豪格“悖乱”。处理的结果是,几位忠实于豪格的部下被杀死,豪格本人被废为庶人。这是一个奇怪的、完全狗屁不通的判决。三年后,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已经牢牢掌控了大权的多尔衮再次起用豪格,命他率军前去对付张献忠。顺治五年二月初三日,豪格在把这位令四川人闻之色变的“大西皇帝”杀死后,凯旋回京。一个月以后,为他庆功的热乎劲儿还没有完全过去,豪格便又一次获罪被幽禁起来。这一次,他的罪名真的称得上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不久,时年四十岁的豪格在幽禁中无疾而终。有人认为,他是被受过专门训练、具有高度技巧的大明锦衣卫留用人员奉命杀死的。死后,检查不出任何致死的原因。这可能是福临小皇帝痛恨多尔衮的原因之一,多尔衮的身后亦由此注定。
  太后下嫁
  孝庄文皇后究竟是否下嫁了多尔衮,乃清初三大疑案之一,在史学界是争论的焦点问题。
  持下嫁说专家的理由:
  1.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无疑是把太后置于妻子,皇帝置于儿子的地位,如果太后没有下嫁,她和皇室亲王贝勒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奇怪的是此事却得到他们的默认。”
  2.据朝鲜史料记载,顺治六年(1649年)二月,清朝廷曾派遣使臣赴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看见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便问“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清朝来使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右议郑太和说:“敕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朝鲜国王也说:“然则二帝矣。”这里说明朝鲜君臣也发现所谓“皇父”的奥秘。无疑是指太后下嫁一事。
  3.明朝遗臣张煌言的诗词。
  4.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病重留下遗嘱, 这种作法是违背清朝帝后丧葬制度的,可见她有难言苦衷,所以康熙把太皇太后的灵枢停放在东陵,雍正时才葬入昭西陵地宫。
  持未嫁说的专家认为:
  1.孝庄文皇后在顺治时已贵为皇太后,以她的尊崇身份,如下嫁就不会死后葬入皇陵了。
  2.顺治诏书子虚乌有。
  3.张煌言之诗不可信,有的著名清史学家认为,张煌言对清廷怀有成见,其诗不能作为史实根据。
  4.康熙帝及以后各帝始终承认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文皇帝的皇后,对其尊崇备致,歌功颂德,祭礼有加。所以“太后下嫁”之案根本不存在。
  5.“慈宁宫里烂盈门”之句说太后大婚时慈宁宫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但据《清实录》载,孝庄文皇后是在顺治十年慈宁宫修葺之后才搬进去的,所以大办婚事必得在顺治十年(1653年)之后,但多尔衮已于顺治七年(1649年)十二月病死,可见“太后下嫁”之说不可信。

太庙

http://m.jinghuajt.com/zuowensucai/1148/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2023高考历史典故作文素材集合2篇

历史典故

高考历史典故作文素材范文汇总四篇

历史典故

霜降的历史典故及文化传承集合3篇

历史典故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范文(精选6篇)

历史典故

中国历史典故(锦集3篇)

历史典故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锦集七篇

历史典故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精选4篇

历史典故

关于芒种节气的历史典故【三篇】

历史典故

著名的历史典故【3篇】

历史典故

党史经典故事3篇

历史典故